斋书苑 > 武侠仙侠 >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 第146章 第 146 章 一更

第146章 第 146 章 一更(2 / 2)

立刻,他投入到院子里忙碌的事情中。

这些鸡鸭,都是黄西亲手养殖起来的。

自从他上学后,每次放假回家,他总是忙活着清理和给它们储存食物。

首先仔细观察每只鸡鸭的状态,看看羽毛是否光滑,行动是否自如,确保它们都健康活泼。

然后便小心翼翼地清理鸡舍鸭舍,换上新鲜的稻草,为鸡鸭群提供一个舒适的栖息环境。

他还检查了院子里的围栏,确保没有任何漏洞,以防止鸡鸭逃跑出去。

最后再给它们的食槽里面放上足够的食物,再又换上干净的水。

他现在在养鸡鸭方面已经很专业了,连村民们都对小小的他赞不绝口,简直成为了养殖能手。

主要是因为他有认真去驻村衙役那里学习养殖技术,把很多要点都记了下来,然后亲自试验检验。

不得不说,衙役们传出来的养殖方法实在是好,之前大家都是口口相传懵懵懂懂地去养殖,现在就有了明确的方法去指导。

而这些方法正是陶秋菊组织了多位养殖经验丰富的老农共同总结出来的,整理成册后在各村传播教授给大家。

方法明确,但是能够严格执行并且不断检验改进的人倒是不多,黄西正好是一个。

他小小年纪就认真严谨,加上他开始识字后自己加强总结,以至于他的鸡鸭全都健康成长,产下的蛋也品质优良。

而每当鸡鸭下了蛋,他都会小心翼翼地收集起来,这些正是他学杂费的主要来源,爷孙两都是舍不得吃的。

幸好现在这些蛋的价格不错,换得来的钱就都给他念书了。

而忙完院子里的事情,黄西挽起袖子,又赶紧去屋后的菜地里。

那里是他养殖这么多鸡鸭的秘密所在,原来那里有一大块的蚯蚓养殖地。

他家里的鸡鸭全靠着这块蚯蚓土,不然吃粮食的话哪里给它们吃得起。

所以他每次回来,都要精心去照顾这块蚯蚓地。

这养蚯蚓的方法,同样是县衙那边的驻村衙役传出来的。

衙役们当时说养了蚯蚓给鸡鸭吃生蛋可快了,另外蚯蚓土还可以肥地。

刚开始大家还将信将疑,因为有老道的农民知道生蚯蚓鸡鸭吃了其实是不太好的。

可以说黄西家是最先响应试验的,他脑子算是活络,想着县衙不会坑害自己,就赶紧跟着去学了。

率先在自家菜地里,开辟出来一块地专门做蚯蚓养殖。

这养蚯蚓的方法说起来简单,很快就学会了,但是真正去养的时候还是要细致的。

稍微不细致,就有可能养废了,所以黄西在上学之前可以说是非常精心。

好在养了一段时间逐渐总结出更多门道,这养殖技术就越来越好。

而且这养殖后的收益也是喜人,家里能养活的鸡鸭不禁越来越多,吃了蚯蚓粉的生的蛋也越来越多。

正是因为这块的产出,黄西爷爷才坚定了送孙子去念书的念头。

他心中觉得这学堂是县衙开的,肯定是为了孩子们好的,送过去学本事肯定不会有错。

只见黄西蹲在地上小心给蚯蚓地松土换气,蚯蚓养殖时最应该注意保证土壤松散,避免板结,以便于蚯蚓活动和呼吸。

他小心挥动着手上的小木锄,避免伤到土里的蚯蚓。

松完土,这才轻轻又盖上一层青草,保持土壤的湿度。

再之后又重新整理了下顶上的遮阴棚,有掉落的情况赶紧补上干净的稻草,给蚯蚓遮阴降低温度。

最后则是端来一个小木壶,通过细孔轻轻给洒水,保持土壤湿润。

这个木壶是黄西自己个儿钻研出来的,他发现细洒水对蚯蚓更好,就琢磨出来这么个东西。

要说这个蚯蚓养殖方法还是陶秋菊传出来的,她现代的时候听说过,但是只记得个大概。

又叫了汤小米一起回忆了好久,才把大致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都补充上。

汤小米爱看各种视频,之前刷到过类似的有点印象,也算是贡献了力量。

母女两充分回忆后,然后就由汤小米亲自带着人试验了好长一段时间,刚好她的药材种植基地也需要增肥,这蚯蚓土正是好东西。

一段时间试验后才进一步把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总结完,这才教给各村的驻村衙役去全金陵推广。

第一批尝试的人不多,大都觉得这玩意儿费时费力,有那功夫不如去多开荒,开到的就都是自家的。

不过等黄西家试出来,肥力效果还不确认,但是煮熟后磨成粉的蚯蚓粉确实鸡鸭非常爱吃,生蛋也有增多,其他人才逐渐重视起来。

尤其是各家养了比较多鸡鸭的人家,逐渐也都划了一小块地养殖起蚯蚓来。

养殖过程中各家都有自己的小心得,衙役们会进一步收集去推广。

像黄西的小水壶,就推广到了好多地方,为此还给了他一点奖励。

且说这边黄西忙了好一会儿,腿已经蹲麻了,总算是伺候完了这块蚯蚓土。

他站起身来,准备去找爷爷借镰刀和锄头,去地里干些农活。

然而,就在他刚走到院子里的时候,院门突然被推开了。

他擡头一看,原来是他的爷爷回来了。

黄爷t爷看到他的大孙子,脸上立刻露出了惊喜的表情,他显然没有预料到黄西会在这个时候回来。

然而,惊喜过后,黄爷爷的脸上又露出了责怪的神情。

他看着黄西,问道:“你怎么回来了?不是还没到放假时间吗?你不会是逃学吧?”他的语气中充满了关切和担忧。

黄西看着爷爷,心里不由得有些感动,也有些好笑无奈。

他知道,他的爷爷一直都希望他能好好学习,不要过早地承担家里的农活。

但是,他也想帮忙,减轻爷爷的负担。

“爷爷,我们是放秋收假了,学堂的师生都回家了,我没有逃课。”黄西解释道。

黄爷爷这才放下心来,他知道孙子是个诚实的人,不会骗自己,那就是学堂放假了。

对于孙子回来他自然很高兴,毕竟已经好几天没见,其实他也想得慌。

这会儿就赶紧放下手上的家伙式说道,“那我赶紧去做饭,中午给你煮个鸡蛋!”

黄西连忙阻止,“我正要去地里找您呢,既然回来了,那就歇着吧,午饭我去做!我早就会做饭了您忘了?”

黄爷爷嘿嘿一笑,搓搓手说道,“那好,那我就吃大孙子做的饭,记得煮个鸡蛋啊!你学习辛苦了要好好补一下。”

黄西点点头,从小屋里拿出一个鸡蛋就向边上搭着的厨房走去,心里暗暗决定待会儿这个鸡蛋无论如何都要给爷爷吃,爷爷秋收辛苦了。

如此一幕,简单却又透露着温馨。

可以说金陵城百姓脸上的愁苦都少了些,家里的欢笑声多了起来,到处都是充满了希望的感觉。

而这种蓬勃的生气,在这个时代着实少见,以至于不少外地路过的行商都不由得惊叹和惊奇,实在是不知道竟然有这样一个地方。

而这时北方的战事越来越焦灼了,王大将军老当益壮,暂时抵挡住了北边大晋的进攻。

但是大晋都到了这一步,自然不愿意退兵,不断增加兵力,一时两边拉锯了起来。

而南吴北边边境处的一个隐蔽位置,徐知诰正带着自己的人手加紧布置。

最新小说: 误入婚途 斗罗大陆之冰王复苏 短刀集 封神:我为人皇 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 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天道逼我当幼崽 女扮男装我拿到登基剧本(科举) 讨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