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书苑 > 武侠仙侠 >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 第122章 第 122 章 二合一

第122章 第 122 章 二合一(2 / 2)

甚至还可以直接生吃,拆开不泡水,直接嚼着就能吃,香味十足,比麻花那些一点不差的。

因此廉房那边,最近不少人家屋里都传出来吸溜这古代版简易方便面的声音,或者是直接生嚼方便面的脆声。

而油炸食品的香味,时不时就飘散出来,引得孩子们都馋。

有那种舍不得的人家,也耐不住孩子们的央求,都买了来试。

实在是价格亲民,还不如一个鸡蛋贵,可是实实在在的面粉呢。

-

(二)全族搞钱//

要说汤若芙,之所以卖这么便宜,主要还是工坊模式下生产,规模效应足够大,成本够低。

算上面粉和油的成本,以及工人们的开支,一包算下来就将近三文。

毕竟这玩意儿蒸煮和油炸过后,有一点膨化效果。

看着挺大的一块,实际上用料不是特别多。

所以但凡卖一包,她就能挣一文。

别小看这一文,积少成多嘛。

她算得很清楚,打算是走平民市场,走薄利多销的路子。

不然按照汤小米所说的,卖贵了,估计就t没人买了。、

尤其是这个制作,没有太多技术含量。

要是她卖贵了,肯定很多人模仿了制作,然后便宜售卖,她就别想做这生意了。

综合总总之下,汤若芙一开始便是把价格定得足够低。

这样哪怕有人模仿了来做,也会发现如果规模效应不足够的话,很难挣到钱,就自然不会来抢生意了。

而现在她的工坊,一天可以生产五百多包。

要是都卖出去的话,就可以纯挣到五百了。

一个月算下来,利润也有十多两。

更别说她还正在加足马力研制其它的快捷食品,尤其是汤小米所说的肉松和能量棒,还在持续尝试。

现阶段就先把方便面这一个品类做起来再说,所以她干劲十足。

那边生产出来后,马不停蹄就面向全城销售。

在普通老百姓那边火了一把之后,然后才按照汤若芙她们最初的想法,在商船那边打出了名气。

现代的时候,最常吃方便面的场景,便是外出旅行的时候了。

随便搞来一些热水,冲泡了就能吃。

这外出跑船,可不就是像现代旅行一般,很需要这种快捷食品。

而现在金陵港口这边,来往的商船颇多。

每艘船上,都有很多水手。

他们可比不得船老板那么豪气,全都是精打细算得很。

经常跑一趟船,啃十天半个月的冷馒头。

刚开始还行,可是等到后面,直接都硬得非常不好吃了。

而现在能便宜买到这种方便面,可比干馒头香多了,还能放更久。

可不就口口相传之下,也火爆了起来嘛。

不少人就一路询问,找到清凉山大碗饭店旁边,在豆腐摊子旁边找到这种金黄色的油炸面饼。

确认了价格,当即就买了起来。

连带着边上的豆腐摊子,以及清凉山大碗饭店的生意都更好了。

而这些汤甜甜和汤欢欢都没掺和,虽然刚开始说着几人合作,但是到后面变成了汤若芙单干。

而汤甜甜和汤欢欢姐妹俩,则是专心制作起了辣肉丁制作起来。

她们两现在养的兔子,规模可实在不小。

除了拉去城里卖,以及走水路卖给更多外地人,其余的还是不断在繁衍,大有要泛滥的架势。

总不能嫌肉多啊,所以她们便琢磨着如何处理这些多出来的兔子肉。

无疑还是汤小米给的思路,给做成熟肉罐头呗。

就是炒好了,然后用油泡着,然后用陶罐紧密装起来。

如果能够存放挺长一段时间,应该会有不少人买。

毕竟很多人,可不就是烦自己杀兔子做兔子肉吃嘛,实在是很繁琐。

如果市面上有做好的,可以直接吃的,那肯定很多人买了。

不过姐妹俩现在还没有处理好保质期的问题,做了好几批,都只能放一小段时间。

哪怕现在气温低,都做不到汤小米所形容的那种可以放大半个月的。

只因为油如果放多了,成本就高了,就卖得贵估计就没人买了。

所以两人还在琢磨各种干炸之法,另外还得考虑好吃,得保持肉香味儿。

暂时还不知道姐妹俩会折腾成啥样,但看那个架势,是不成功不罢休的态度。

不得不说,和兔子熟肉杠上了。

至于小清凉山下的陈氏等人,则是阵仗浩大地正在制作山笋。

还在叹息去年手笔太小,以至于后山那一片竹林里很多笋都没有扯下来。

而今年,则直接组织了众多人手,疯狂开扯起来。

好在这竹笋,是扯不尽的。

另一边则直接用大缸,一缸一缸制作起酸笋来。

另外还把能买到的小陶罐,也都装满了。

汤小米又被扯来做了一段时间的技术顾问,陈氏她们虽然去年做过好多遍了,但还是有些不自信。

非得汤小米站在一边指导几句,才能心安。

所以近来汤小米可以说是忙得脚不沾地,除了她自己的制药工坊需要每日管理之外。

另外就是不时被各处拉去做技术顾问,酸笋这边,方便面和肉松那边,还有兔子熟肉丁那边,都有她的身影。

试吃都吃到饱了,然后再根据现代的知识,时不时提点几句,倒是真的有让人醍醐灌顶的感觉。

至于她几个弟弟,现在都留在了族里边,就没有那个口福了。

自从族学又开办起来,陶秋菊直接把四个孩子都塞进族学里面了。

只休沐的时候一家人会团聚一下,其余时间都就在族学寄宿起来了。

好在族里大人们现在都忙,各家孩子们都是如此放养。

两位族长专门安排了大娘们管理着他们的食宿,就住在祠堂边上的空房子里,倒是还算有序。

如此可谓是两相欢喜,大人们可以不用操心全心做工挣钱。

现在这日子,可实在是太好了,所有人都非常珍惜,都拼了命地做工攒钱。

只想着多攒一点,再多攒一点,每日数着手上的积蓄,睡觉都能笑醒。

毕竟都是经历过动荡的,越需要这种疯狂搞钱来积累心底的安全感。

更别说陶秋菊和汤大强,更是完全忘崽了,全心投入到忙碌之中去。

他们倒是不重在搞钱,而是为了心底的一些理想在努力。

这边陶秋菊收到徐知询要过来的消息,紧急组织人手,对县衙边上的徐府进行了清理。

之前为了迎接徐温的到来,这座三进的大宅子就已经做了诸多改善,现在就是进一步做清理。

毕竟据说徐知询可是一个很挑剔的人,她不想在这种事情上被他挑理。

她和徐知询打过几次交道,虽说都不算多愉快,但总归是没有过明面的争执,面子还是要给到位的。

所以这一日,算着是船到的日子,她和小徐县令领着手下众人,亲自去了南门港口去迎接。

而船上的徐知询,则是颇为无精打采。

他是个爱玩的性子,这次他爹歌女舞女一个都不让他带,只给了几个老实巴交的小厮和护卫,就把他打包扔过来了。

他都能够预想到来了金陵后,那日子得有多无聊。

所以随着船离港越近,不由得越有些意兴阑珊。

最新小说: 误入婚途 斗罗大陆之冰王复苏 短刀集 封神:我为人皇 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 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天道逼我当幼崽 女扮男装我拿到登基剧本(科举) 讨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