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121章一更
汤若芙听到叫声,快步往门口走去。
挑开后厨门的帘子,远远只见来人竟然是小徐县令。
小徐县令正站在店门口,他身穿一身靛蓝色的长袍官服,气势却少有威严,反而多了几分少年人的爽朗大气。
他的目光扫过店内的人群,最终停留在汤若芙的身上。
他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欣赏和期待。
汤若芙不由得有些微讶,眼睛看向叫自己出来的汤凤儿,意思是这人来了为什么叫自己。
汤凤儿耸耸肩,表示她也不知道啊。
汤若芙顾不得多想,一边摘掉手上的袖套,一边加快了脚步,走到小徐县令面前。
她微微低下头,恭敬地行礼道:“小女子汤若芙,见过徐大人。”
小徐县令只觉得这声音非常动听,清脆悦耳,一时不由得有点出神。
直到汤若芙擡起头来,困惑地看向他,他才连忙回过神来。
“汤姑娘不用客气,你的工坊开□□明办下来了,我顺路给拿了过来。”他赶紧说道。
说完,赶紧递过一张新鲜的文书给汤若芙。
汤若芙接过一纸文书,仔细看了下,确实是自己的工坊开□□明。
和之前她见过的汤小米手上的一样,上面写着工坊的经营范围、地理位置、占地面积等等信息。
她赶紧道谢,“多谢小徐县令,实在是有劳了。”
心里却是困惑不已,明明当时县衙说好让自己两天过后去取的。
现在怎么提前送过来了,还是县令大人亲自送过来了。
不由得再次擡眼望向眼前的徐知填,水灵灵的大眼睛里全是困惑,看得徐知填不由得心跳加速。
他的目光在汤若芙的脸上停留了片刻,然后又迅速移开,仿佛害怕被发现,不禁感到一阵莫名的紧张。
“不有劳,不有劳,顺带的事。”他赶紧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紧张和急切。
他努力地让自己平静下来,试图多和对面人说几句话。
然而,当他真正开口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舌头仿佛被什么东西缠住了一般,一句都再说不出。
汤若芙还以为他有话要说,等了好一会儿,却见他一句不再说。
只得自己开口问道,“请问小徐县令您还有什么事情吗?要是没事的话我还要去忙了。”
徐知填一时找不到借口了,只得连连摆手表示没事了,然后转身就大步走开。
留汤若芙在原地觉得莫名其妙,实在搞不懂这县令大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转头看向豆腐摊子后面的汤凤儿,不由问道,“他是小徐县令吧?怎么觉得今天怪怪的呀!”
“是的呀,我们之前开相亲大会不是见过的嘛,当时还说他说得可好了呢,我鼓掌手都鼓红了,不会认错的。”汤凤儿肯定地说道。
不过对于今天这一出,她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实在是汤凤儿年纪还小,压根不知道男女之事,更是不会往爱慕这种事情上面去想。
而汤若芙,自己则是专注于事业,已经绝了那方面的心思,压根儿也没有往男女那方面想。
只后厨悄悄围观了全城的汤承诺和汤承言两兄弟,对视了一眼,眼神中俱是了然。
又一个倾慕他们小姑姑的呗,见那说话紧张且急切的样子,可和那天相亲大会开场上威严的县令大人相去甚远呀。
两兄弟一时不禁觉得有些幻灭,实在是当时还挺崇拜这小徐县令的。
再见他们小姑姑一脸困惑的样子,两兄弟一致决定不给她说真相了。
等他们回家给爹娘叔叔婶婶们说了之后再说,现在免得让小姑多想。、
实在是他们也不知道这小徐县令是不是良人,还是不要让两人把心思挑明了好。
这样小姑不知情,就不至于尴尬,两兄弟默契地做下如此决定。
所以汤若芙走回后厨的时候,两兄弟只假装不知道,继续着前面的话题。
三人又聊起来那制作方便面条的事情,汤若芙转瞬就把刚才那一幕抛在了脑后。
而快步出了豆腐店门的徐知填,还是忍不住心跳有些快。
等走远了,又忍不住有些懊恼。
实在是自己可算是能说会道的,怎么刚才就失语了。
明明可以就工坊的细节问题,继续聊下去的呀。
甚至还可以问问接下来有什么打算,看看有没有合作的可能。
这要是合作上了,今后这说话的机会可不就多了嘛!
他这时思维开始清晰了起来,可是机会已经错过了,不禁跺脚为自己叹气。
叹着叹着就到了边上不远处的四合苑,他顺着巷子走进去,走到自己的四合院t门口进去。
要说他对汤若芙注意已经很久了,回想起当初第一次来到南城这边闲逛的时候,他的目光被正在卖豆腐的她所吸引,仿佛时间在那一刻停滞了。
这个少年人的心情,可以说是情窦初开。
从那一刻起,他开始频繁地视察南城集市这边,美其名曰考察市场情况。
而他人却时不时就要出现在汤若芙的摊位附近,默默地观察着她的每一个动作。
他发现,每当她微笑着与顾客交流时,她的眼睛里闪烁着温暖的光芒,仿佛能够照亮整个世界,他不禁陷入了迷恋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了解到汤若芙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女孩。
更是有着出色的经营能力,豆腐店的生意让她越做越大,差不多占了全城一半多的市场份额,出货量可谓是不小了。
更是还开发了很多其它的豆制品,卖得也都是颇好。
而现在更是去县衙注册,说是要去开干粮制作工坊。
她努力生活和颇有野心的样子,更是让他更加倾心。
可是他不知道该如何去表明自己的心意,甚至一直都没说过一句话。
汤若芙自然也就没有留意到他的举动,毕竟每日忙得不行。
直到最近,他听到县衙的衙役们在议论,说很多人在追求南城的豆腐西施。
说是有开酒楼的大商户之子,请了媒人上门去说,都被她一口回绝了。
更有年轻的船老板,据说家里可是有好多条船的,也是找了中间人去询问,照样被拒绝。
那可是全城公认的南城集市一枝花,大家都在猜,谁能最终抱得美人归。
小徐县令这才着了急,赶忙找了个送文书的借口,过来找人说了第一句话。
他反复咀嚼着自己刚才说的第一句话,不知道是不是自然大方,可别留下不好的印象。
此时他不是日渐成熟的政客,而就是个刚刚二十岁的毛头小子,满脑子都是刚才少女的一双水灵灵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