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互相想念
眼见着族人们都有条不紊地推进着清理工作,汤大强反而觉得心里不得劲起来。
离开都五天了啊,他擡头望天,只觉得实在是有点想老婆孩子。
想到有家不能回,老婆孩子估计也在想自己,心里不由得有些莫名酸涩。
不过后面这个属实是他有点自作多情了,陶秋菊的确有点想他,是想他回去做筒车。
而汤小米,还忙着围栅栏,暂时腾不出空来想她爸。
在县衙的催促下,他们留守的这批人,紧赶慢赶,总算是把最外围的一圈栅栏都围好了。
去远处山里砍来的大竹子,划破成竹片,密密夹紧,扎到泥土里。
远远看过来,就看不到里面的各种火堆和三角帐篷的凌乱场面了,可谓是非常之典型的形象工程了。
没得办法,谁叫上面有人来检查呢,万一来到北边,岂不是不好看,还是这样遮挡一下的好。
为了做这个栅栏,汤家建房子那边,进度都延缓了一些。
反而是朱大户那边,修建速度追了上来。
他从汤家要了三十个人过去,因为地方不大,清理起来反而挺快。
很快就把地面上的泥土废墟清理完,已经在开挖地基了。
按照计划,他准备建三个一进的四合院,并排在一起,最外面包上一层围墙,与汤氏的墙紧挨着。
做起来虽然复杂,但因为工钱给得足,汤氏这三十个人,都按照他的要求,哼哧哼哧给他家挖起地基来。
看得朱大户满意不已,只想着赶紧能住上新房子。
最近更是一直就在此处监工,反而好多天都没去城南继续看铺子了。
那边看了那么多天,他也算是明白了,现在那边大多的生意,都是徐家人或者和徐家相关人的,外人轻易插手不进去。
尤其是他在外地没有任何资源渠道,压根儿没有商船给他送货过来,他开了铺子也没有可以卖的。
不像在沛县的时候,还多少有一些商道关系,可以从外面批发进一些杂货然后零卖,或者是自家地里生产出来的粮食等物,也可以卖。
所以一时就歇了立马去城南做生意的念头,精力都聚焦到了自家的房子修建上。
实在是那茅草屋他住得够够的了,一共三间,他一妻一妾需要挤在一个屋子里,实在是想做点啥都不方便。
现如今珍珠仿佛已经不是他的小妾,而是朱夫人的丫鬟似的。
日常就是跟着朱夫人做一些家务活计,对朱大户都懒得小意奉承了。
只因为南下一路,朱夫人护了她不少,加上经历了那些事情,对情爱之类的就看开了,更别说本来对朱大户这老头子的情爱就不多。
现如今一家四口相依为命,自然就没有了争宠的心思了,平和地过起日子来,老老实实把一日三餐帮着筹备好。
朱大户只以为是地方太小,珍珠放不开,所以才这样对自己,所以一时就急着建房。
而这时,朱大龙那边正在做的铅笔,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自然是识文断字的,日常经常要用毛笔。
只说刚开始,他对小儿子他们鼓捣的什么铅笔,还不屑一顾,只觉得不是什么正经东西。
可是不经意用了几次,不由得深深为这铅笔的便于书写而折服。
尤其是徐管家那边竟然又下了一笔单子,让他不由得深思起来。
想完眼睛不由得一亮,只觉得铅笔这个东西,只汤家这边独一家有的话,那属实是有点发展潜力的。
别看东西小,但他做过生意的知道,很多时候就是这小东西,利润才高呢。
思索了一番后,他当即就想去找这铅笔的发明人汤大强。
可是汤大强出去做工了,估计很多天都不会回来。
再去找陶大夫,陶大夫去山里了,听说同样带着行李走的,说要在山里住几天,也很多天不会回来。
只得去找汤家族长,可是两位族长都双手一摊,不知道这铅笔的原t理是什么。
他只得转过头来,去和汤小米面面相觑。
铅笔在主要流水线制作,是由朱大龙带着三十个孩子们在做,族里给他们单独划拉了一块地方,挨着后面城墙的一处不起眼位置。
日日在朱大龙的组织下,削木棍、给木棍打洞、再给洞里灌湿石墨粉、晾干、切割,忙个不停。
汤小米把这些任务都包出去了,但因为她爸实在太忙了,这个铅笔芯制作配比这个关键环节,就交给了她。
她只得拉着几个弟弟,日日躲在另外一个角落搅拌石墨粉和树胶。
“什么?你想出钱把这个铅笔芯的制作方子买下来?”汤小米不确定地问道。
朱大户咳嗽了几下清理下嗓子,说道,“是的啊,不知道你们家有没有可能卖?”他实在是找不到他家大人了,所以只得和汤小米这个小女孩先打听下。
“你出多少钱?”汤小米直球地问道。
朱大户不由得一噎,实在没见过这么直接问出多少钱的,一般不都是迂回几下再问嘛,出门在外不都是讲究含蓄的嘛。
可看着汤小米鼓灵灵的大眼睛砸吧砸吧,想着人家是个小孩子,应该不懂这些,于是说道,“那我就说个实在价,一百两,你拿着这个价去问一下你爹娘。”
见汤小米没反应,他赶紧解释道,“实在是现在金陵城里用的人不多,就徐家管事那边要,那里你们还继续做,我不抢你们的单子。我买了方子,是想着能有机会把它卖到金陵城外去。”
听了这话,汤小米不由得眼睛一亮,当即说道,“卖!我们家卖!只是后面要是能销出去,制作的工人首先得找我们汤氏的族人。”
她妈之前的药方子,都才卖了四百两,如今一个铅笔方子,就能卖一百两,那她有什么不同意的。
更别说朱大户后面的那句话深深打动了她,那就是说会想办法销到金陵城外去。
他们家现在各种方子不少,可不就是缺少往外销售的渠道嘛,朱大户能够做这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他们自然乐意。
“自然找你们汤氏的人做,我也没有别人可以放心用的。”朱大户保证道。
不过转头就觉得奇怪,“你这小孩子,你能做得了你爹娘的主嘛,咋就说卖了呢,我把消息说给你,等他们回来,你给我转述下就行。”实在是刚才这孩子说话语气,有些成熟,差一点让他忘了对面是一个比自己小儿子还小三岁的小女孩。
“不用,他们肯定能同意,我就知道配比,我告诉你,你把银子给我。”汤小米爽快说道。
“真的?”朱大户不敢置信地问道。
“真的!”汤小米肯定道。
“算了吧,我还是等你爹娘回来后再找过来吧。”朱大户不禁忍住给钱拿方子的冲动,实在是对方小孩子,免得被说是哄骗了小孩,没必要得罪人,他做交易讲究个你情我愿。
汤小米:咋就不你情我愿了?我不是都答应你了嘛。
不过朱大户转头已经走了,她只得作罢。
汤小米不由得心里暗暗叹气,果然自己还是太小了,做什么别人都不会把自己当成大人看。
不知道别的穿越小说里,那种十来岁就能独当一面的女主,到底都是怎么做到的,她不由得沮丧。
不过沮丧也没有用,这就是现实。
现实就是她太小了,只能做一些打杂的活,另外做一些看孩子的事情。
好在现在族里人都聚在一起,汤承宝直接各家混一下,不需要她太看着,只吃饭的时候注意下他得到饭吃了,然后睡觉的时候把人找回来一起睡。
而汤承武更是不要她管,已经作为一个拿四个工分的人,在建房队那边干得风生水起,他年纪不大,但力气大啊,抵得上一个成年人了都。
至于汤承文和汤承财,则都是破格跟着朱大龙制作铅笔,两人本来年纪不够的,因为听话和手脚麻利,走了后门破格录取。
汤承文是因为懂事,在这里一日能给家里挣回来两个工分。
汤承财则是因为财迷,每日两个工分他看得可重了,只想着自己到时候都换成银钱然后自己攒着。
族里有说工分不用换房或换地的话,到时候可以换成银钱的。
因此汤小米这带孩子的活计倒也算轻松,只她自己每日要配比搅拌铅笔芯,觉得有些累,不过好在算技术工种,族里一日给她算四个工分。
所以他们一个一日的工分不少,汤大强自然是满格的六个,陶秋菊是为自己做活没有工分,另外汤小米和汤承武共八个,汤承文和汤承财共四个,加起来十八个,着实不少了。
而汤小米也开始盼着她爸赶紧回来了,因为她做铅笔芯实在有点累了,能赶紧把配方卖给朱大户家,然后是不是连配比这个活儿都可以包出去,她不禁如此想到。
远在西南边忙活的汤大强若有所感,只愈发想念起家里的老婆孩子们来。
这日中间休息的时候,他转悠到靠南边那一块,看着眼前的大河,不禁问一边的牛老大,“这是秦淮河吗?”
“是的啊!这秦淮河可谓是绕了金陵城一大半呢,从北往南这一大片都是它。”牛老大说道。
汤大强想到定淮门外也是秦淮河,和这边是连通的,不禁陷入了沉思。
而另一边,万众期待的诰公子,终于收拾好踏上船,启程向金陵这边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