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书苑 > 武侠仙侠 >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 第53章 第 53 章 二合一(大运河、上船)……

第53章 第 53 章 二合一(大运河、上船)……(2 / 2)

实在是她也没把朱大龙放在眼里,只当是隔壁村的小屁孩,多余的眼神都没有给人家一个。

一路只顾着四顾打量,默默把道路两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都记在心里,打算等今后有条件了写一本《一路向南逃荒记》。

说不定能够成为下一本徐霞客游记?嘿嘿,她不禁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自然就没有注意到朱大龙时不时打量的目光。

-

(二)上船//

大部队走得不快,一天仍然是十五里路左右的进程。

晚上则找了避风的荒地,搭了帐篷歇息。

一路都没有见到过一家驿站,众人只得猜测是现在南北分割,这交界之处可能是没有设立驿站。

幸好带着的吃食颇多,好几辆驴车里专门拉的都是粮食。

当时良城里粮食价格下降,陶秋菊一口气买了不少。

这出门在外,有能力带着的话,那还是多带点吃的好,这样才不至于心慌,真的遇到个什么事就不至于那么快饿肚子。

族里不少人都觉得有道理,因此都或多或少买了一些,此时就都堆在前面几辆驴车里,能够放心取用。

走了三天歇了两晚后,众人都忍不住开始有些担心去找大运河的人怎么还不回来的时候,汤大强带着所有人完好无损的回来了。

还给大家带来了好消息,那便是找到了大运河。

“真的好宽,足足有我们门前河四个宽,一眼都快看不清楚对面了!”小孟子激动地说道,他是跟着去找大运河队伍中的一员,无法形容自己当时看到那么宽一条大河时候的震惊,只张大双手比划着,语气激动。

“河面上停泊着各种各样的船只,有载货的商船、渔船,还有游船!”小柿子接过话道,他也是亲眼见到了才敢相信,竟然有那般繁华的大河,实在是不敢想象竟然是人挖的。

族人们听着两个小子连说带比划,脸上俱是好奇,实在是想象不到有门前河四个宽的大河是什么样子的,以及上面竟然还有各种各样船只是什么场面,一时纷纷热切地看向汤大强,希望他赶紧大家过去瞧瞧啊。

还是两位老族长沉住了气,一个劲儿要问清楚。

听说他们运气好,顺着邳州流出来的小河,顺道没走多久就到了淮河,然后沿着淮河往东边走,没多久竟然就见到了一个大渡口。

一问之下,竟然就是淮河和大运河交界之处。

汤小米一听便知道他们找到了哪里,脸上不禁一喜。

她知道那个地方,现代的时候,那处是叫淮安水利枢纽,是亚洲最大的“水路立交”工程,淮河入海水道与京杭大运河立体交汇,形成了上行大运河,下行淮河入海水道的神奇景象,实现了淮河与大运河的和谐共存。

她还专门去现场看过,没想到竟然被她爸顺利找到了这处,且竟然现在那里就已经是大渡口了!

“我们去问了,有船南下去金陵,每五日便有一趟,都是大客船,比我们在徐州见到的最大的还要大两倍,足以一艘船装下我们所有人!”汤大强不由激动地说道。

其余人畅想了下,也是难以想象出到底多大的船,竟然能装下这所有人。

一时,纷纷越发神往起来。

汤望同和汤望河便不再啰嗦,赶紧催着他们带路,他们一把年纪了,可都还没见过这等壮观呢,还等什么,赶紧去吧!

一时前面的马车和驴车轻轻加起速来,后面的人则是加快迈开步伐,快速就像他们找到的那处渡口赶去。

去找的时候汤大强等人的确是绕了弯路,折返了好一段,多花了大半天的时候。

回来的时候,则是刻意留了心,找了一条最近便的道路。

此时沿着一路的标记,就领着全族人奔去。

第三天傍晚,大部队便赶到了他们所说的那处大渡口处。

此时太阳已经西斜,夕阳洒在水面上,映照出一片金黄色的光景,整个渡口被染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晖。

一阵风吹来,水面上泛起微微波纹。

只是并没有之前小柿子所描绘的,渡河船只云集的场面。‘

但众人还是忍不住惊讶得长大了嘴巴,只见沿岸停着无数的船只,显然是已经歇航了,停泊在岸口,为明天的航行做准备。

大的船,小的船,鳞次栉比,可以想象全部开动起来,该是如何繁华热闹的场面。

现如今南北虽然分属不同政权,但无论是大梁,还是南吴,都颇有默契地没有阻拦南北的通商行为。

而他们找到的这个渡口,正是南北交汇的地方。

北方从北京方向下来的船只,把货物送到这里,交接给南方的船只。

或者南方的船只从杭州方向上来,把南方的货物送到这里,交给北方的船只。

因此在这里行成了一个热闹的渡口节点,远远看上去,可以窥见盛唐以来国民经济大发展的剪影。

只是可惜如今政局动荡,影响了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

直到北宋结束乱局,才推动经济继续快速发展,官营经济和私营经济齐头并进,直接推动中国的农业、手工业还是科学技术,都居于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

可以说,紧接着的北宋时期,是古代中国最自由、开放、富足的时代之一。

只可惜如今距离北宋赵匡胤统一全国,还有四十多年,那时候汤大强等人都六七十岁了。

为此,汤小米没少幻想过自己家穿越晚到几十年,就能赶紧找个地方猫好,等北宋统一全国就好了。

可惜这不是没得选嘛,再说要真的是穿越晚到几十年,说不定就碰不到现在这么好的弟弟们和族人们了。

只得安慰自己有得有失,既然还有那么长的分裂动荡时期要度过,那么她们一家就还是得坚定初心,带着族人发展势力,以至于平稳度过接下来几十年。

至于找到赵匡胤,投资他提前统一全国建立北宋,汤小米只敢随便乱想想。

不是她对自己没自信,而是这种事情实在不是她范围内能做到的啊。

并且现如今的赵匡胤,应该还只是一个六七岁的小屁孩,还在河北涿州玩泥巴呢。

所以这个念头只能想想罢了,当前重要的还是赶紧找到个安定的地儿,然后发展势力悄悄成长。

至于眼前,则最重要的是,能租到一艘送他们去金陵的船。

这边汤显甲几兄弟带着族人们找地方安置,这渡口四周虽然有不少民房,但估计接纳不了他们这么多人,因此还是找的荒地露宿。

另一边汤大强和汤显通则又赶紧带着人,去找前几天自己找过的那位船老板去。

当时他看到人从一艘巨大的客船上下来,一问才知道他是来这边送商品的,因为货船坏了,就临时开了客船来送。

现如今很快就要返航,而返航的目的地便是金陵。

得知他这一艘船挤一挤,可以坐上千人,汤大强不由得眼睛一亮,当即给了五百文定金,让他等自己几日,几日后过来搭他的船。

那船老板姓吕,人称吕老板,是个爽快人。

见人家有诚意,而自己确实不急着回去,便答应了等几天。

这样能拉上一拨人,船费虽不至于太多,但总是可以不用空船返航了,没有跑空趟不是。

现如今汤大强和汤显通正是去找这位吕老板,在约定好的小客栈里见到人。

双方都很爽快,谈定了一人二t百文,合计二百两的船资,约定后天出发。

留给汤氏众人一些处理车马的时间,因为显然这些都是带不上船的,并且行李都还要精简再精简,这船哪怕是大船,肯定比不得现代的巨轮,承重还是有限,坐了这么多人,行李就放不下多少了。

因此第二天一早,大家没顾得上四处观望,就赶紧去处理马车、牛车和驴车去了。

没想到竟然还小发了一财,尤其是马车,在这边好出手得很。

北方的马,很难来这边,但是这边运货,又很需要马车。

所以汤氏这边,一共五两马车,卖得了将近一千两。

一辆二百两银子,差不多相当于现代的四十万元了,可以算是宝马BMW级别了。

一辆足足比当初买的时候多了五十多两,这还是他们卖得急,别人压了价格的结果,不然在这里慢慢卖的话,还能卖得更多。

另外十几辆驴车加起来也卖了将近一千两,价格也要比当时买的价要高。

没想到用了这么久,竟然还多赚了一笔钱,众人莫不是高兴异常。

汤显通一再说这批驴车之前送给上河村的,要让他们收下这一千两。

汤望河推辞了好多回,却见人始终坚持,只得收下。

族人们没想到这出门一趟,朱大户的保护费那里分得三百两,汤显通先前给了二百两,如今又让了一千两,足足得了1500两,实在是想都不敢想的一笔大钱了,分到每户都有十五两之多了,一时纷纷有些不可置信。

不过这钱暂时还是族长汤望河保管着,没有分给各家,就暂时还算不得自己的。

护卫队的好几个,不由得感叹,当时应该多买了一些带下来的,岂不是能赚得更多。

而汤显甲则给大家解释现如今,要是赶在外面走南闯北,钱真的是能不少挣。

就简单的南货北卖,或者北货南卖,就能挣得不少差价。

他当初在镖局的时候,不少富豪都是如此发家的。

就连朱大户也说自己的爷爷,也是如此攒了第一桶金的。

听得汤氏众人纷纷惊叹,原来还能这样啊,算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不少胆子大的年轻人,甚至还撺掇自己村里组织一只商队,就做这南北贩卖的事情,岂不是都不用种田,就可以养活全族了。

被汤望河的烟杆狠狠敲了头,才清醒过来。

他们只看到南北商贸的利益,却没有看到它的危险,这做南北贸易,属实是很危险的,很可能钱财两失,尤其随着战局越来越混乱。

这些讨论暂且不说,卖完了这些马车驴车,就连板车和一些重点的行李都处理了,只随身带了必须的口粮和衣物,可谓是一身轻松了。

第三天一早,吕老板一阵观测,见风向很好,适合航行,便赶紧派了小弟过来接他们。

汤氏族人刚收拾好帐篷,连忙就跟着依次上了船。

随着太阳从河面上缓缓升起,在水手们的一阵号角声中,大船向着南方的金陵启航了。

最新小说: 误入婚途 斗罗大陆之冰王复苏 短刀集 封神:我为人皇 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 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天道逼我当幼崽 女扮男装我拿到登基剧本(科举) 讨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