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书苑 > 武侠仙侠 >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 第51章 第 51 章 二合一(修整、决定)……

第51章 第 51 章 二合一(修整、决定)……(2 / 2)

其实应该由陶秋菊来干这个事情,她的口才更好,更能无形之中说服人。

于是心里把刚才的措辞润色了一番,赶紧又去找了正在忙着搓丸子的陶秋菊,拉着他一起去找自己族里的汤显祖几兄弟去。

说服了他们几兄弟,然后再一起去说服族长,那可就能水到渠成了。

而这边,汤显通吃过早饭,给族里人交待了一番,又带着几个弟弟,赶着马车去郯城了。

得先去郯城那边看一下情况,给自己同孟县令年先报个信。

然后提前做好安排,方便族人们大部队跟过去。

心里还想着到时候看到情况还好,过来就能更有力说服另外两族跟着自己一起走,而不是跟着朱大户去什么良城。

朱大户一家还在休息,汤·前·别驾已经开始卷起来了。

-

(二)决定//

郯城位于下邳城的正东边,走陆路六十里,快马加鞭两个时辰不到就能赶到,只他们几个人的话,驾了一辆马车速度很快。

到了傍晚时候,大宅子里正热闹的时候,汤显通几兄弟就回来了。

汤显通推开角门走近院子里,只见众人都在忙活着做晚饭,脸上带着充分休息后的满足和快乐。

妇人们一边说着闲话,一边烧火烧水煮饭,气氛轻松且闲适,仿佛村里一个普通的傍晚一样。

今天的天气还不错,天上是有太阳的。

此时太阳正从寒冷的天空中缓缓落下,余晖洒在大地上,给人们带来一丝暖意。

这种温暖的光线穿透了寒冷的空气,给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觉,让大家感到愈发舒适和放松。

就连陶秋菊都忙完了手上的药丸制作,也抽出空来去给几个孩子做饭,并在另一边的陶锅里煮上了热水,给几个孩子待会儿擦洗身子用。

几个崽崽聚在她边上叽叽喳喳,你一句我一句给娘亲讲着这几日的趣事。

尤其是他们今天在这宅子里探险,发现了好多有趣的东西。

好不容易见到娘亲闲下来,表达欲颇强地就分享起来,带着一种自然而然的亲近感,听得陶秋菊不由得面带温柔的笑意。

汤大强则是带着一队兄弟去巡逻了,此地哪怕偏僻,还是要做好安保工作的。

院子里的场面一点都不安静,说话声、烧水声、孩子笑闹声不绝于耳,却透露着一种宁静的感觉。

汤显甲看着这副场面,脸上的表情不由得更加沉痛起来。

实在是今天去郯城,得到了一个重大消息,显然还是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没有再多犹豫,他直接把几族的话事人都叫了过来,包括两位老族长,进了屋关了门商议起来。

实在是滋事重大,需要大家一起讨论。

“什么?黄河失守了?”听完汤显通所说,汤显甲忍不住震惊道。

他是同州过来的,深知黄河一线对如今的大梁的重要性,一旦失守,那便意味着大晋的军队将直接挥师南下啊。

所以其余人都还没意识到这个消息意味着什么的时候,在场的大湾汤氏几人就先着急起来。

“不是说王大将军亲自去守了吗?怎么刚开了年,就失守了呢?”他爹汤望同不由得接过话继续问道,实在是没想到会这么快,刚过完年还没几天啊。

汤显通点点头,再次确认了消息的真实性。

他带着几个弟弟去了郯城找到了自己的同年孟县令,果然两人关系亲近,受到了热情的接待,丝毫没有之前在睢宁时感受到的虚情假意。

可是才刚说得几句话,就被一张突然送来的公文打断了。

细看内容,孟县令和他都不由得大惊讶,只因为里面说黄河失守,要求各县提前征兵征粮,以支援前线。

郯城比彭城位置更远,并且是下属县,所以当彭城的武宁节度使收到t凋令都要开拨的时候,他们才刚收到消息。

不过这个消息属实给众人都惊到了,原本大家以为王大将军过去亲自镇守肯定万事无忧了,毕竟他当年可是战功显赫的,没想到这么快,刚过了年黄河就失守了。

汤显通的心思尤为复杂,他一边讨厌彭城王氏仗王大将军的势欺人,按说王大将军倒霉了他应该高兴才是。

但是另一边又希望王大将军能发挥神功,守住北边,守住大梁的最后一道防线。

可是真正听到王大将军失利的消息,猜想到彭城王氏估计要手忙脚乱了,但是他却高兴不起来。

“唉,王大将军毕竟年纪大了,估计是有些力不从心啊!”汤显通不由得感慨道。

这是他和同年孟县令讨论出来的,再加上听说朝堂上皇帝并不全权信任王大将军,反而亲信身边几个外戚,一时不由得更加悲观,只是这些话暂时不好说。

上河村汤氏这边,除了汤大强知道王大将军是谁,其余人只有汤望同约莫知道一点,其他人则都是完全不清楚外面的形势。

毕竟之前他们都窝在山村里没有出来,压根儿不知道外面的各种情况,更不知道这王大将军是谁有什么样的功绩。

不过见大家都面色沉重,也知道估计是很不好的消息。

汤显通不由得望向汤大强,想起他之前的一些断言,不禁问道,“大强兄弟,你怎么看?”

“王大将军个人能力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主要是朝上很多人给他使绊子,都这节骨眼了,大家还在内耗。”汤大强斟酌着说道,把之前女儿说的一套一套简化成这样一句。

听了这话,汤显通眼睛不由得一亮,显然觉得汤大强说到点子上了,就是内耗,整个大梁从上之下都是内耗。

他不禁把这个词琢磨了几次,只觉得精准,一时眼神热切再次看向汤大强,显然想让他再多说几句。

汤大强尴尬了一瞬,实在是他真的都是听来的,记得还不咋全,不过见大家都看向他,知道正是说服人的好时机,就只得挑一些还记得的说道,“你们看北边大晋,皇帝年富力强,几个兄弟都是年轻力壮的,他们抱成一团,对比大梁这边的一盘散沙,这黄河迟早失守。”

其余人听了这话不由得都点头,尤其是对如今官场朝廷有认知的汤显通几人,明显很认同他这一盘散沙的描述。

“大梁几代皇帝都德行不正,上下风气全乱,可能气数真的不长了。”汤大强小声下着定论。

其余人听到这话,不由得瞪大眼睛,连忙转头看门窗关紧了没。

这话实在是大逆不道啊,可是细想下来似乎又很有道理。

一边的汤望彭,汤显通的小叔,不由得叹了口气接过话道,“这话说得有道理啊,一个国家和一个家族一样,全靠一股气势撑着,这股气散了,神仙来了也难以挽救,就说王大将军年轻个二十岁,也难呐!”

众人听了这话,转念想了几瞬,不由得点头认同。

接下来便是一屋子人讨论了半天,一致认为看不到大梁的未来,只觉得未来不明朗且不乐观。

所以话题就又回到了干脆直接离开大梁算了。

汤大强进来之前,已经和陶秋菊对着汤显祖几兄弟一阵劝了,当时他们就已经动摇了。

现在听了这些消息和分析,当即就不再犹豫,支持全族在汤大强的带领下一起离开,汤望河也是如此态度。

而大湾汤氏那边,显然汤显甲他们此时倾向性已经很明显了,他们父子几个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和汤大强他们一起离开。

见到他们这样果断,汤显通不由得也开始纠结了。

他之前听说南吴厚待士人,只稍微心动了一瞬,不过没有真的想离开。

现在有了这黄河失守的消息,又加上刚才一顿分析,转头就和几个弟弟以及小叔商量了一番,最终也说出了一起离开的话。

一时,三族再次达成一致,决定一起离开。

“要出大梁,需要通关文牒,这个我去找同年想办法,弄到了我们就尽早出去吧,免得后面征兵征粮的时候生乱。”汤显通说道。

其余两族人都连忙点头,能有他这话那就轻松多了。

之前还担心出境的问题,这会儿就能有望解决了。

“大家继续在这里等着,不要乱动,等通关文牒一办好,即刻离开。”汤大强拍板道。

其余众人纷纷点头,接下来就看这通关文牒能不能办下来了,反正这处宅子租得便宜,租了有一个月,就不信一个月还办不下来。

汤显通点点头,“那我明天再去一趟郯城,等办好了我们就启程去良城。”出大梁的关口在南边位置的良城。

又商量了一会儿接下来的打算,说好待会儿把决定告诉朱大户一声,至于他要怎么选择就看他的了。

大家这才散开,得尽快把定下的消息通知给族人们去。

所以等吃完晚饭,基本上所有族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对于要离开大梁,大家有惊讶,有恐惧,却都没有反对意见。

实在是经历了这几次,大家都知道族里做的任何决定肯定是权衡取舍之后的,无论是躲避王家的追兵,还是躲过土匪的报复,都是对大家最好的,最好还是听从。

只是不禁收起了脸上的轻松神色,又开始发起愁来。

这哪一天才能安定啊,哪一处才能是归宿啊,对未来不禁充满了忧虑和迷茫。

第二天一大早,汤大强带着几个人,陪着汤显通一起去跑郯城,看能不能找孟县令解决通关文牒。

好消息便是,孟县令听了他们的来意,爽快答应了给办。

“你能带着族人出大梁,能有这个勇气,我佩服你!你们过去了好好发展,也好给我们这些同年们留一条退路,到时候大梁真的乱了,我们就去投奔你!”孟县令说道,“所以这通关文牒你放心,我想办法给你们办了!”

汤显通连连点头,“如今我们已经背井离乡了,那索性先过去闯荡一番,争取能做出点成绩,到时候有进展了,会找机会送了信过来,我们都要珍重!”

对面汤县令郑重点头,然后转身就去给他们处理通关文牒去了。

这通关文牒是相当于古代护照,又称作“通关牒文”,它是古代通过关戍时必备的通行证。

否则,擅自越境者被抓住后会受到严惩。

普通百姓如果想办理通关文牒,可以向当地官府申请发“传”,官府会视实际情况而决定是否给予办理。

现如今有了孟县令帮忙操作,他们省了很多功夫,只看孟县令如何安排了。

办出来没那么快,他们就地在郯城等了起来。

而这时,六十里之外的下邳城大家挤在一起的宅子里,却突发了一件意外情况。

陶秋菊本都陪着孩子们睡着了,却被一阵急促拍醒去处理。

最新小说: 误入婚途 斗罗大陆之冰王复苏 短刀集 封神:我为人皇 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 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天道逼我当幼崽 女扮男装我拿到登基剧本(科举) 讨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