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书苑 > 武侠仙侠 >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 第29章 第 29 章 三合一(顺利卖田、族学……

第29章 第 29 章 三合一(顺利卖田、族学……(2 / 2)

如果制成,不仅可以用于磨芋头干粉,还可以用于谷物研磨。

他们村里如今只有一个磨坊,主要是使用人力,每次去磨稻子,都得一个好劳动力去磨半天,费时费力得很。

汤大强有了主意之后,在孩子们的沙盘上写写画画好几天,又连着把门前河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来来回回观察了好几遍,才终于敲定一版简易图纸。

只等把家里晒干的稻谷全部收进屋子里后,便马不停蹄开始落地实施了。

在陶秋菊的建议下,他找了个帮手,便是汤显祖的四弟汤显正,上次制作竹椅子负责钻孔的。

他虽然没有正式学过木匠,却手很稳,手眼协调能力很强,上次只尝试了几次后,钻出来的孔大小就能差不多。

他们要建造一个水力磨坊,其中很大一部分工作便是木工,汤大强一个人做效率太低,得需要一个帮手。

“啊?磨坊我知道,咱们村头那个,但这水力磨坊是个什么东西?”汤显正听了他的来意后,疑惑问道。

“就是用水力推动的磨坊,建成之后不用人去推。”汤大强简单解释道。

“水力是个什么力,水也有力气吗?”汤显正继续疑惑,实在是大强哥这说的话他都听不懂啊。

“水当然也有力气,它打在人身上,人就会觉得疼,这就是它的力气啊!我们现在是要把它这力气利用起来,用来给我们推磨,而不是哗啦啦流掉白白浪费。”汤大强继续解释道,尽量用通俗易懂的用语。

汤显正明白了一点,不过还是困惑道,“这水的力气还能利用吗?那可怎么利用?又不是驴子,它也不听指挥啊!”

“只要引导得当,它可比驴子可听话多了,不用喂吃食,更不用歇气。”汤大强笑着说道,“我们一起做个这样的磨坊,你不明白的尽管问我,到时候我分给你一成的利。”

如今村头的磨坊是族里建的,不收钱谁都可以去用,但经常要排队好几个时辰。

他们两口子计划水力磨坊建成后,族人使用的话,还是要收一点钱或者粮,一方面便于磨坊持续运转,他们一家也才有动力持续改造升级不是,另一方面也免得族人抢起来打起来。

有那种不舍得花钱的,那就继续使用免费的人力磨坊好了。

而想省力且快的,那就交一点粮食用水力磨坊。

不过他们计划只收少量的粮食,使用一次收个百分之一的样子,例如磨一百斤稻子,他们收一斤米。

属实不算多,却也不少了。

按照汤大强的测算,如果建好,这水力磨坊的效率会比手推的效率高得多,磨好一百斤稻子大概只需要一个时辰不到。

这样如果一整个白天六个时辰都运转的话,他们家一天便能收到六斤米,一个月下来就能有一百八十斤了,都够他们一家的吃用了。

当然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如果使用频率没这么高的话,他们就收不到这么多。

另外考虑到是利用了族里的地方,他打算分四成利给族里,另外再给汤显正一成。

如今这件事情要做成,还需要依赖族里的支持和配合,所以四成并不多,另外也算回馈族里了,他们很舍得。

这样的话他们家还剩下五成,理想状态下一个月可以收到九十斤米,也算是不少了,毕竟坐地分钱,只建的时候费点成本和功夫。

汤显正还想再问,却被边上的他媳妇儿黄西儿拍了一下,“你咋那么多问题,大强哥愿意带着你,你还问来问去!”

“我这不是没明白啥子意思嘛,一不小心就问多了。”汤显正揉揉被拍疼的胳膊解释道,随即转头对汤大强道,“大强哥,我媳妇儿说得对,您愿意带着我实在是太感谢了,我不要啥子利,你能让我跟着学,我就千恩万谢了,就是您别嫌弃我笨!”

“那可不成,你可不是光跟着我来学习的,你也需要发挥劳力和脑子,咱们俩得一起把水力磨坊建成。”汤大强道。

他如今只是有个大概设计想法,还得两人边动手边琢磨,给了分成,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相对于开工钱,他更愿意请人来合作。

说干就干。

只是这理论到现实确实有非常遥远的距离。

光是选合适的河段就用了好几天,既得落差足够大,能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又要场地够宽阔,便于后面磨坊运转,地方太小了摆布不开。

选定的这块地方是族里公共的,听说他们要搭建什么水力磨坊,汤望河只觉得摸不着头脑,问了半天也没搞明白什么玩意儿,好在那块地没什么用,便挥手让他们尽管用了,至于说给族里的四成利也没放在心上。

历史上最早的水利磨坊其实在汉代就出现了,当时被称为“水排”或“水碓”,是一种利用水流驱动的机械,用于加工谷物、制作面粉等,但是只很小范围出现。

徐州这边的人是闻所未闻,也难怪他们都觉得不能理解。

直到宋朝时期,水力磨坊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应用,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水力机械,如水车、水碾、水轮等,这些机械不仅用于农业加工,还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冶炼、纺织以及天文仪器制造等方面。

汤大强如今算是走在时代的前列了,不过他压根儿没想到青史留名之类的,只满心满眼想着赶紧制造出来,利用水力把家里堆积的野芋头都处理了,每多放一日就要多坏一些。

另外还有那么多稻谷,碾米就是一个大工程,有水里磨坊后可就省力多了,方便自己家的同时,还能给族里带来一些便利,甚至给自家创造一点收益,可谓是多赢,难怪他心急。

选定了地址后,然后便就是搭建水轮,这是水力磨坊的核心。

这一步两人则是折腾了小十天,幸好如今家里的田少了一半,陶秋菊一个人做一些善后的工作还算忙得过来。

而汤显正直接是撒手没管家里,全心投入到水轮的制作中了。

开始他还各种疑问,随着了解得越多,越觉得神奇,不禁有些沉迷其中,中间一度还提出不少好的主意,很有一些专研精神和创新精神,让汤大强直感叹这一成利让出去得不亏。

水轮制作过程中,其中最难的莫过于中间圆形转盘的制作。

尤其汤大强精益求精,对转盘的要求高,销毁了好几个之后才算是做出一个勉强能用的。

水轮制作好之后,便是安装传动装置。

通过这个装置将水轮和磨盘相连,这样的话,水轮将水流力转化为旋转动力,磨盘则将旋转动力转化为研磨力,中间只有连接顺滑,才能减少力的损耗,实现最大程度的转化。

最后则是搭建棚子,安装磨盘。

前前后后将近一个月过去了,这水力磨坊才初步落成。

除了人力的消耗,在材料上汤大强也花了不少钱。

他没想着用多久,所以买的木料都不是太好的,但到底还是花了500多文,另外中间传动转轮用了一点铁,这一小块也花了将近500文,总的下来就是一千文的投入。

陶秋菊给他算了笔账,这一千文投入就是二百斤大t米,真的运转起来,两个多月才就能把这笔成本投入挣回来,因此两人都舍得掏钱。

这下子,家里的积蓄又减少了,只剩下卖田得到的二十五两了。

不过好在磨坊终于建成了,第一天试用,效果汤大强不太满意,但一边的汤显正已经张大了嘴,眼睛里全是不敢置信。

实在不敢相信这个自己转动磨稻子的玩意儿,是自己鼓捣出来的,只觉得非常不真实。

同样觉得不真实的还有周围站在的一圈族里人。

水力磨坊刚开始建的那几天几天,他们日日过来看热闹,好奇这两人在河里挖来挖去到底在鼓捣啥。

可后来实在看不懂,问了也没听明白,便渐渐失去了兴趣,只茶余饭后偶尔来看一下,唠个闲嗑。

可今天说是安装和试运转的日子,大家这才纷纷过来继续看热闹。

当水轮架上去后他们还只是疑惑这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看上就就一个圆形的滚轮,以及几根木轴,竖立在那里挺大一堆,却不知道有什么用。

但当传动装置把水轮和磨盘连接起来后,水流冲击了一会儿,那磨盘竟然就自己转动起来了,众人才瞪大了双眼。

“这…这怎么自己动了起来?!”汤望金惊奇地叫道,他不由得前后打量,确实没有人在推,但是磨子怎么自己动起来了呢。

“你们看!是后面的轮子在动!”汤望银叫道,他关注到后面河面上的位置,水轮正在转动。

一时众人纷纷探头去看,都觉得太神奇了,这无论是轮子,还是中间的磨子,竟然都自己动了起来。

你一言我一语表达着惊奇。

如果是大城市来的人,可能会看明白,这东西的原理和水车差不多。

东汉的时候就已经发明了水车了,但是同样也是小范围流传,古时候的通讯可不发达,上河村这处偏僻乡村里面的人,自然都没有见识过,此时也就无法联想到水车这种东西。

其中站在最前面,本来是看热闹的汤望河族长,赶紧对一边的侄子汤显祖叫道,“快去家里搬一筐稻子来,试一试这家伙的力道!”

语气急不可耐,要不是怕把东西摸坏,他都要上手去试了。

等稻子搬来后,众人纷纷伸长脖子。

只见汤大强倒了一瓢稻子在磨盘上,手不知道怎么弄了下,磨盘就转动了起来,砂轮肉眼可见的磨削掉稻子外面那层表皮,逐渐呈现出白色,而淡棕色的糠粉则沿着另一个槽路滑了出来。

大家绕着磨盘前后左右全部看了个遍,磨稻子的时候,确实是没有人在推的。

大家屏住了呼吸看得入迷了,只觉得画面太神奇,让人沉迷。

他们不知道这就是机械之美,机械的力量,无论什么时候都会让人觉得鬼斧神工。

虽然如今这水力磨坊,在汤大强看来只算得上是非常简单的机械。

好一会儿之后,大家才回过神来,纷纷感叹道,“这玩意儿可比人推磨得快多了!一会儿就下了那么多米!”

“岂止是人推,简直比驴都厉害,我之前在县里看过驴推磨子,可都没这个快!”

一时大家纷纷转头看向这一切的创造者汤大强,眼里纷纷是惊叹。

“大强啊!这莫非是什么仙术吧?”

汤大强自然连连摆手,只说是个简单的机器,利用水力推动磨子。

大家还是搞不懂,并觉得一点都不简单,不过好歹不再说是什么仙法魔术了。

“你这脑子咋长的啊!竟然想出这么个机器!”

“就是啊,这么精巧的玩意儿都能想出来!”

汤大强笑了笑,只说自己是碰巧想到的,不值一提。

他表现颇为谈定,边上的汤显正则是满脸激动,他觉得自己参与了一项大事,面对族人们的惊叹,只觉得与有荣焉。

而族长汤望河他老人家,只一个劲儿深呼吸,他觉得自己此刻的心跳得实在太快。

他年纪大见的事情多,对这个水里磨坊想得更深,看这个运转的样子,既不需要喂粮食,又不需要停歇,可真的是大宝贝啊!

他赶紧拉住汤大强,就往自己家去,这后续的运营之事还需要好好商量下。

留下一众好奇的村民,在汤显正的操作下继续围观着这磨子自动转。

一整个下午,这处磨坊都是围满了人,直到天黑人才渐渐散去。

好奇心满足之后,他们只觉得麻木了。

实在是这汤大强两口子带给他们的震惊太多了,从医术到野芋头再到竹椅子再到这水力磨坊,随便哪一项都是颠覆了他们对两人的认知。

现在他们只觉得仿佛汤大强一家本就是如此,是聪明机灵且有大本事的,早忘了之前对他们家的一些软弱沉闷等评价。

这边汤望河让儿子叫来几位族老,并汤大强和汤显正一起,又把那磨坊好好参观了几番。

最后商定收费方式和分成方式不变,就是收取百分之一,族里拿四成,拿到的主要用于祭祀和族学等公共活动,另外汤大强家拿五成,以及汤显正家拿一成。

不过考虑到日常收粮需要有人看守,这看守之人便由族里安排,族里多的是半大的孩子,大家轮着看一下就成。

又给汤大强他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因为他们都没有时间全天看着。

商量到半夜,大家才怀揣着激动的心从族长家散去。

第二天一大早,这水力磨坊便正式运转起来了,位于村头的位置,一时来用的人络绎不绝。

只三天就把汤大强家剩余的芋头都处理好了,另外碾米也发挥了大作用。

繁忙程度远超他们一开始的想象,天还没亮就有人过去,直磨到天黑好一阵都还有人。

如今正是农忙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功夫去推磨子,有了这自动的水力磨坊,只要出一个孩子过来看着就行,省事多了。

大家也都自觉,按照规定交了米放在一旁的石缸里,只需要人稍微看着点。

这样汤大强家一天就可以收到将近四斤米,比预计的要多,可别提有多高兴了。

对于村里人而言,这水力磨坊也帮大家省了大力气,能腾出手去做更多活,如今秋收刚完,马上又要规整田地准备秋种了,能有更多精力聚焦在即将到来的秋种上。

一时全村上下都弥漫着丰收的喜悦和新磨坊落成的兴奋。

然后这时候来了一群不速之客,让全村人的好心情瞬间跌到谷底。

最新小说: 误入婚途 斗罗大陆之冰王复苏 短刀集 封神:我为人皇 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 回到太平天国当王爷 全家穿越古代种田逃荒忙 天道逼我当幼崽 女扮男装我拿到登基剧本(科举) 讨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