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第25章二合一(老牛湾、卖回袁……
(一)老牛湾//
上河村多处地名都带有湾字。
比如同州族人今后要居住的那块,就叫大湾,门前河在那里拐了一个大弯,冲击出的一大片平地。
原本的大湾杂草灌木丛生,是一片荒地,经过这段时间的连夜改造,已经演变成了齐整的宅基地,上面还修好着一栋栋新屋,已经成为实实在在的大湾村了。
大湾村的新屋们排列得整整齐齐,对比其余村子里东一座西一座随意排列,多了几分如今时代难得一见的规划之美,只等着主人们正式入住了。
再比如下游挨着下河村的位置,还有一大块平地,叫老牛湾。
这里之前是沼泽,时不时会有牛在这里来泡着洗澡,慢慢就得了这样一个地名。
后来老牛湾沼泽里的水被引走,这处被开发成了田地。
但因为地势较低,时不时会被淹,种田的收益一直不太好,只能算得上是三等田。
原先这一片都属于下河村袁氏族人,后来同州汤氏把这一块整个买了下来,价格是三两一亩。
能卖出去,袁氏众人可高兴了,只觉得扔掉了一个鸡肋,还卖出了一个高价,心里默默觉得这新来的汤氏一族莫非不是傻子吧,买这样一块容易积水的地方。
同州汤氏自然不是傻子,他们是看过之后,觉得这处有改造的价值才买的,只是这改造需要费些功夫。
刚好他们人多不怕费功夫。
因此前段时间他们一边忙着修房子,一边忙着对老牛湾这一片原有的水渠水沟进行全方位的改造,该挖的挖,该填的填,确保雨水能顺利排出去,不会轻易积水。
他们人多且团结,改造起来虽然费劲,但成果尚算喜人。
如今老牛湾的积水已经都排出去,且沟渠改善,再下大雨也不会轻易涝了。
可以预见这一片后面的收益肯定会好得多,原本只值三两一亩的三等田,摇身就变成了身价四两以上的二等田。
况且这处离河近,没有积水危险的话,灌溉方便,交通便利,甚至勉强都能算得上一等田了。
卖了这处的袁氏一些人不禁就有些眼热,互相撺掇着就要来闹事。
想着万一能闹回去,那岂不是赚了。
这个世界,无论古今,总是有这样一些人,没有什么真本事,总想着通过一些无赖手段占别人便宜。
对于这些人而言,他们的态度就是,能占到最好,占不到也没有什么损失,另外,知道谁是软柿子那就拼命的占。
同州汤氏可不是软柿子。
经历了南下逃难之行,他们一族异常团结和彪悍,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硬茬子。
袁氏这些人没讨得好,却t仍然不甘心,便时不时会过来骚扰一番,像苍蝇一样,没啥实质性伤害,却有点恶心人,搞得本就繁忙的同州汤氏众人不堪其扰。
但他们初来乍到,实在是不好大动干戈,便一直只好忍着。
为此上河村汤氏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虽然他们不怕下河村袁家,但总归是不能天天打架浪费农时吧。
之前汤大强分家那只是宋老爹一家的事情,再闹也不会闹多大,但如今老牛湾这一片,可涉及到袁氏几十户人家,要轻易闹起来,那可就闹大了,也担心不好收场。
总而言之,总总之下,同州汤氏对这一块地是又爱又恨。
尤其随着秋收秋种来临,袁氏一些不甘心人的行径越发过分,借着对地形熟悉总来捣乱,却让他们抓不到把柄。
-
这天晚上,大湾村一处点着油灯的新茅草屋内,同州汤氏的领头人们,十来个人聚在了一起。
听完汤望同赶过来所说的话,大家一时就讨论开了。
“卖回给他们吧!四两一亩,就问他们要不要!”汤望同大儿子汤显甲大声说道,“如此一亩我们能多得一两,也算是弥补了最近这段时间大家的辛苦了,到时候各家能分到四两银子,手里能更活泛一些。”
听了这话,有赞同的,也有不赞同的,大家纷纷出声说着自己的意见。
听完大家的想法,最德高望重的汤望同沉思后说道,“之前是我们想岔了,只觉得到了一个新地方,需要买尽可能多的田地繁衍生息,可现在世道,谁也不敢肯定哪个地方能永远太平。”
其余人想起一路的见闻,大梁北边不少地方都已经陷入秩序混乱、盗匪横行的境地,一时心又提起来了,真的是不敢确认这些乱像会不会蔓延过来。
“卖了吧!”其中一个族老说道。
“是的啊!听了这些话,我才悚然一惊,我们觉得上千里路很远,但对于晋军铁蹄而言,如果突破黄河线,很快就能踏过来!”另一个族老满脸忧虑地接过话道。
其他人未免觉得这话有点太耸人听闻,但大都还是认同了前面的说法,即如今世道太乱,未来会发生什么实在是难以说死。
因此卖掉那块田,回笼一些银钱还是有必要,更何况那块田如今对他们而言也是个麻烦。
很快大家便达成了共识,“那行,只是怎么卖,我们还得斟酌斟酌,找个好时机。”
商定后,油灯“哔哔啵啵”燃烧声音中,大家继续闲聊了会儿。
“没想到上河村里竟然有人还有这样的见识。”汤显甲说道。
倒不是他看不起上河村众人,而是他们这一支长期生活在上河村这个偏远之地,见识方面难免更少,消息也更闭塞。
没想到还有人能有这样的远见卓识,还能给他们警醒,一时就难免惊讶。
“是当初我们在下河村袁家看到的分家那位,好像是叫汤大强的,一个年轻后生。”汤望同解释了下。
“那倒是真人不可貌相。”汤显乙说道,他对当时分家场景印象还挺深刻,只觉得那人是一个被逼得无奈才最终爆发的老实人。
“是的啊,我们出门在外,最大的感触就是不要以貌取人,有那看着老实却是心肠恶毒,也有那看着老实却内秀的,人可能是属于后者吧。”汤望同说道。
随即交待,“他能有这个见识,我们后面还是要好好打好交道,不仅是他,还有上河村其余汤氏,近来大家应该都感受到了,这一族虽然称不上大出息,但胜在本分实在,近来更是没少帮助我们,我们理应投桃报李,和人家好好相处,今后两个村守望相助。”
在场众人自然纷纷应下。
“对了,这么说的话,那我们的训练就还是要捡起来,如今忙,做不到每日训练,但每三日还是要练两个时辰。”一个族老提议道。
他说的是他们族之前在逃难路上会做的训练,当时从全族一共挑了一百个人,日日会聚在一起练几下,提升大家的手脚灵活度和配合度,如果遇到有匪徒,就能迅速组起来对抗。
其中领头带着大家练的便是汤望同的两个大儿子,汤望甲和汤望乙。
两人之前走过多年镖,在镖局学得过一身的拳脚功夫,只看那手臂上胸上的大块肌肉便知是练家子。
刚走出同州的时候,他们还没有如此,后来随着南下,不少匪徒见他们是肥羊,时不时会过来侵袭,他们难免有应对不及,混乱中损失了不少族人。
后来才学精了,主动组织队伍时刻警醒着。
一家出了一个壮丁,前后左右把族中老幼女包围在中间保护。
只是大家之前都是本本分分的人,遇到心狠手辣的,总是下不去手。
没有办法,族老们便商议由汤望甲和汤望乙两兄弟,对整个壮丁队伍进行训练。
简单的挥拳、踢腿、挥棍、格挡等动作,日日训练,加上时不时的实战,这壮丁队伍们愣是打几分气势来。
幸好有这壮丁队伍,到后面,土匪看到他们这气势汹汹一行,不敢过来招惹,这才平安护得整族南下。
“这…这会不会耽误农时啊?有必要吗?”另一个族老犹豫地说道,毕竟要出一百个人,这一百人可都是壮劳力。
他们族现在虽然人分散在各家,但日常做事如今还是聚在一起,发挥大家的合力完成修建新村、开荒等重大任务,只是吃的喝的会分到各家。
如果抽去一百人继续去训练的话,他实在是担心这些任务的进度严重下降,眼下可马上就要到秋种的时候了。
“如今世道,我们的武力还是不要荒废得好,就像前面说的,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还不一定呢,别忘了,我们的目标便是护住族人。”提议的族老继续道。
其余人这才纷纷点头。
只是一番讨论后,还是把训练时间减少到每日下午一个时辰,人数减少到四十人,这样也不算太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