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会元报喜的规矩,就算是家里拿不出银子来的那也要包好糖块分给来说吉祥话的人。
甚至久而久之衍生出了京城一套报喜的产业。
不论籍贯如何又是在哪里考乡试,会试都是要到京城来的,都已经是举人老爷的,多半也不会缺钱。
京城有一小堆青年人以及会些乐器的老人们便趁着鼓乐队从礼部衙门出发时一路跟上去。
到了会元家门口便开始吹奏,主人家也不会嫌弃,既是来奏乐便厚厚封上一份礼。
在丁老对贺云昭的答案评价之后,贺云昭提前告诉了祖母和母亲,可以去祖祖那敲敲边鼓,她既然有宗室这一层关系不用白不用。
贺母想要提前准备给报喜人的荷包,却被贺云昭给阻止了。
毕竟若是她真中了会元,家中人却早早准备好了荷包,难免叫人说嘴。
倒不如今日这般……
贺云昭一脸笑意的接着礼部官员送来的会元行头,家中的小厮们毛手毛脚的跟着嬷嬷们一起发放一看就是现塞的荷包。
忙乱又欢喜,才是应有之景。
殿试之前,贺云昭特意去了襄王府。
祖孙二人坐在一处,贺云昭还有些不好意思,腼腆的笑笑,她道:“只怕是要麻烦祖祖了。”
襄王老爷子哈哈一笑,他拍着自己的胸口,大包大揽道:“这什么话,老头子还能给你帮上忙,高兴还来不及呢。”
裴泽渊消息灵通,甚至将其他几位一甲候选人的信息都找来了,根据他们动向判断,有两人明显是冲着一甲状元去的。
江南籍贯的考生顾文淮,年仅二十,他出身不显,但他师父是江南有名的大儒,其有过耳不忘的才能。
家境贫寒,但因这一天赋一直被大儒看中,从小在大儒家中吃住,不少同为江南籍贯的官员已经提前偏向了他。
另一人是晋州籍的马康,年方三十八,为人沉稳,马家是晋州当地的望族,据说会试名次出来后,他便一直开始活动。
贺云昭在参考了师父的建议后,便选择了另一条路线,循环在皇帝耳边重复自己的才华。
毕竟她的名声已经足够,京城许多文人都是支持她的,但在朝堂上她没什么根基。
只能确定齐、曲家能偏向她这边,师父曾经在礼部的下属也有一两个能偏向她。
那么在此种景况下和其他人一样扬名并不是好的选择,倒不如借助其他人没有的优势。
她祖祖是宗室的王爷,在宗室虽然不管事,但说话其他人还是要听的,不如趁着此时宣扬一番她祖母是宗室女。
挑一挑宗室那颗骄傲的心,他们必然会到处给她宣扬,而且最妙的是宗室是没什么实权的,也不会引来其他人针对。
襄王连开两天茶会,叨咕自己忠贞的大女儿,贤惠的外孙媳妇以及他才华盖世的曾外孙贺云昭。
被父王派来拉拢宗室老人的安王李晖:“?”
之前他可是拉拢过贺云昭的啊,虽然被拒绝了,但没关系!他了解贺云昭啊!
此时正是他展示的机会,贺云昭虽讨厌但竟然派上用场了!
襄王还在念叨,“小昭特别孝顺,我膝下这些孩子们没一个及得上他,他还给本王画了一幅画。”
李晖腾的一下站起来,他两眼冒光道:“祖祖您听我说,您的曾外孙贺云昭我了解啊!我来给大家讲。”
来喝茶听故事的宗室们:“?”
李晖大手一挥,他便从贺云昭成名讲起,“那一年!他还是无名之辈,但因文会邀请不得不去,其中还牵涉到翰林院的小曲大人,上一届的探花郎,曲阁老的孙子,你们知不知道?”
宗室子弟们迷惑的看着抢了叔祖话的安王,但手已经开始拍起来了。
襄王年纪大辈分高在宗室虽没什么实权,但宗室本来也没实权,一个辈分压在那足够许多人听他说话了。
且听这贺云昭还是宗室自家人,这般的人物还是今年的会元,着实叫他们老李家的人狠狠骄傲了一把。
安王中途跳出来继续讲,这更好了!
谁都知道安王如今在朝堂上得到的拥戴,说不得过几年就要入住东宫了!
他开口讲话,不是庆王那一拨的人自然是十分捧场。
在一片暗潮涌动中,殿试开始了。
贺云昭特意穿了一件裁剪非常仔细的青色衣衫,能显的肩膀更加平直,如同一棵杨树一般,袖子收的小一些避免沾染墨水弄脏试卷。
她站在考生中间堪称是鹤立鸡群,其他人或许是没有这种心思,虽也收拾的齐整,但神色太过紧张。
贺云昭往周边一瞧,便瞧见一个俊秀少年,眉如黛,眼如星,一身白色布衣干净整洁。
是顾文淮!她最大的竞争对手!
在考试中有些家境贫寒的考生会穿着白衣来显示自己的品行端正一心向学,展示出对功名的追求。
贺云昭眯眼瞧了一下,收回视线,她肩膀不经意的打开,身姿端正极了。
哼,比不上她!
礼部官员安排考生们依次领好编号,按照自己手里领到的编号进入考场。
站在考桌前,贺云昭收回全部思绪,专心于眼前的试卷。
从考生的座位隐约能看见礼部的安排其实暗有心思,贺云昭是会试的第一名,居于第一排正中位置。
顾文淮有才学和籍贯的加持,他是会试的第二名就居于贺云昭右侧。
马康呼声极高,他虽为会试第五名,但第三、四名的座位都没有他好。
这个座位好就好在,只要是皇帝领着阁老们进来看考生们答题,必然会在此处停留。
嘡!殿试开始。
马康三十八岁,本应是沉稳的年纪,但是殿试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头一遭,他眼角余光瞥到身着宝蓝色常服的皇帝进入时他手臂瞬间开始僵硬。
他连忙收回手臂,避免墨水滴在试卷上。
有的考生忍不住偷瞄,有的专注自己的试卷,甚至还有人闭上眼立刻开始调整心态。
李燧从考生们面前走过,唯一一个叫他关注的就是贺云昭了。
他也是最近才知道,贺云昭竟还是襄王的曾外孙,贺家老太太是他的堂姑姑,这一层关系倒是没想到。
襄王年纪大辈分高,子孙也不少,皇帝一时间也是没想起来。
但一想到贺云昭本身也有李家的血在,即使是贵为皇帝也忍不住高兴,再加上贺云昭神色专注,相貌又是一等一的俊俏。
就连不怎么和曲阁老对付的梁阁老都忍不住多瞧几眼。
李燧看了一眼又一眼,嗯?
旁边的那位白衣考生也是好相貌啊!再往另一侧瞧瞧,哦……三四十的中年人……
皇帝陛下收回他的视线,好残忍的对比,礼部怎么排的位置?
在皇帝到来时还能维持住心态平稳心无旁骛的只有贺云昭与顾文淮二人,这两人这般年轻却有如此才学还有如此心态,就连阁老们都忍不住互相低声讨论几句。
“你家还有女儿没有?”
“胡言,我家哪还有女儿,孙女倒是有,最大才九岁多,也不适配啊!”
阁老们也不是整日严肃的讨论政事,面对这些青年才俊也忍不住心动的做起了红娘。
马康虽然呼声大,他堂兄也是在朝为官,但是那么大年纪了,根本没人看他。
贺云昭顾文淮这种年轻俊秀的才是被疯抢的对象。
梁阁老从考场出来便揣着袖子十分严肃的道:“我看那白衣考生文采最佳,到时候可要仔细瞧瞧。”
白衣考生真是顾文淮,同为江南籍贯,梁阁老很喜欢这个孩子。
待陛下走远,陈阁老悄悄偷笑问一句:“那你要是有个女儿?”
梁阁严肃的脸维持不住了,他忍住笑意,“肯定贺云昭啊!”
陈阁老调侃的撞撞老伙计的肩膀,低声道:“我也是!”
考试时时间过的总是格外的快,殿试比之前的所有考试都要短,只有这一道题!
放下笔,贺云昭恢复了平静的心,一切能做的努力都做了,只看陛下及各位阁老的心意了。
考生们全部离开了皇宫,只有阅卷官们留下细细的查看试卷。
最终选出十份交到陛下的书案上,其中贺云昭、顾文淮、马康等人赫然在列。
李燧伸手敲敲书案,道:“诸位阁老,便说说人选吧。”
梁阁老一贯是十分主动的性格,他上前一步想要先开口,怎料却被抢先。
曲阁老上前一步,他大呵一声,“臣有话说!”
另一旁年纪最大的崔阁老被吓的一个哆嗦,他惊恐的看向老曲。
曲津心中冷笑一声,三年之前我孙儿殿试我不能出现,你们把我曲家欺负成什么样了,今日我必要替贺云昭舌战群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