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兰晴眼睛刷的一下就亮了:“随身听,红玉你居然带着随身听来了,多少钱一台啊,肯定不便宜。”
卢兰晴属于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典型例子之一。
郑红玉她们厂子的随身听卖到大街小巷的时候,卢兰晴正在准备留学的事,根本分不出一点儿心思出去。
她家里人倒是知道,但他们觉得自己闺女英语很好啊,在班上都是前几,用不着什么随身听。
更何况那段时间正是要出名额的前期,竞争相当激烈,她家里人也怕打扰到她,除了照顾好吃喝拉撒,其余的一切都不会在她面前说。
所以卢兰晴对随身听的印象还停留在价格昂贵的进口货上面。
但聂寻雁几人早就知道了,只不过就算国产的比进口的便宜好多,那也要近两百块钱一台,舍得买的人不多。
这会儿看郑红玉一口气拿出三台,大家眼神闪了一下,没有说话。
卢兰晴后知后觉的发现:“怎么有三台!”
郑红玉笑道:“这是我们厂子的产品,想着大家英语识词量很多,但是听力和口语稍微薄弱了一些,三台机子不是很多,只能大家轮流着用了。”
卢兰晴还没反应过来郑红玉第一句话的意思,其余人已经眼睛瞪的老大的看着郑红玉了。
“红玉,这......这是你们厂子的东西?”聂寻雁震惊道。
卢兰晴:......!!!
“什么意思,什么意思,什么叫你们厂子的东西,这不是进口货么。”卢兰晴瞪大眼睛。
话落,其他人也瞪大眼睛:“这不是咱们国产的货么?都上市好几个月了啊,你不知道?”
卢兰晴:“.....我不知道啊。”
“......好嘛,居然还有不知道的人,这款随身听是纯国产货,一台一百九十九块钱,t比进口货便宜了很多,但质量差不多。”
当然了,她对比的是进口七八百的档次,几千块的进口货质量还是比这个好很多的。
卢兰晴差点结巴了:“我,我,不是,上市好几个月了?”
“没错!”
卢兰晴还想说什么,突然猛地扭头看着郑红玉:“红玉,你刚刚是什么意思?你们厂子的东西?”
是哦,一群人全都扭头朝郑红玉看过去。
郑红玉一边给三个崭新的随身听拆封,一边笑着回道:“就是你们听到的那个意思,随身听是我和朋友建的电子厂生产的东西。”
“咕咚。”有人咽口水的声音。
“不是,你才多大啊,就直接建厂了?”
这里其实更多的还是学生,像郑红玉和聂寻雁这种老师来留学的还是少数。
再加上两人看着都挺年轻的,他们就把两人都当成差不多大小的学生。
此刻听到郑红玉说和朋友建了一个电子厂,才有人感觉到不对劲。
郑红玉眨了眨眼睛:“我今年二十七岁了。”
二十七岁,二十七岁也不算大,他们这边还有三十岁的呢。
“红玉,你是首都大学大几的学生?”卢兰晴问道。
郑红玉顿了一下,看了眼满眼笑意的聂寻雁,回道:“嗯,我大学毕业了啊,我是首都大学的老师。”
???
!!!
首都大学的老师!
老师!
首都大学!
在场人除了知道内情的聂寻雁,有一个算一个,全都瞪大眼睛,直愣愣的看着郑红玉。
不是,和他们差不多一样的年纪,他们走的快的也就研究生刚刚毕业,大部分都是本科刚刚毕业,怎么对方就是老师了呢,还是首都大学的老师。
郑红玉默默补充道:“其实,聂寻雁同志,也是首都大学的老师,在我还是学生的时候,她就是老师了。”
聂寻雁:......
轻咳一声,面对众人转移过来的视线,聂寻雁把自己的经历简单的说了一下。
众人直接麻了,特别是卢兰晴,她是真以为两人和她一样,都是大学生,本科大学生。
不过:“红玉......算了,我还是就喊你红玉吧,你也不比我大几岁,相反,你看着比我年轻多了。”卢兰晴道。
郑红玉笑着点头:“你们都可以喊我红玉,没关系。”
“你也太厉害了,居然就建厂了,生产的还是随身听这种电子产品。”卢兰晴惊叹道。
郑红玉笑着把拆封的三个随身听递过去:“大家不用客气,咱们过来的目的就是学习,要是听力不行的好,上课会很吃力,三台机子,大家互相组队轮流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