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雨欣每每想到当初在桐子大队的生活,都觉得恍如隔世。
幸好她运气比较好,别人要走关系才能被分到桐子大队,她却直接就被过去了。
也是在那边待了好久,杨雨欣才慢慢察觉到在桐子大队和其他大队下乡的区别。
可以说,大队长一家都是她的恩人。
不然,杨雨欣都怀疑一开始下乡瘦巴巴的自己能不能坚持到挣公分可以自给自足。
更别说后面水泥厂刚刚建好,她就能直接去上班,当时好多村里人不同意,但还是大队长一力压下反对的t声音。
当然了,一开始能进去是单天章帮他们提名的,杨雨欣自然也是很感激的,但现在单天章和红玉不是一家人嘛,都一样啦。
郑家人看到杨雨欣也很高兴,当初知青点的人,除了一开始干坏事的温丽丽和张阳,其余人和郑家人关系都很好的。
只不过后面新来的知青和老知青相比,和郑家人的感情没有那么深刻。
一开始郑家人还奇怪呢,问杨雨欣是不是调到首都工作了,结果没想到是要和自家红玉搞一个什么厂子。
再一问,好家伙,居然是随身听厂,那么高科技的东西,家里两个后辈居然要建厂。
我滴个乖乖,现在的年轻人,怎么这么厉害?
他们能摆摊,能挣钱已经觉得自己很厉害了。
之前家里孩子搞得袜子厂,建筑公司什么的,他们都觉得正常,毕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东西。
但是随身听啊,他们也只是听说过,之前都没舍得买,一个就要上千块,有那钱买啥不好。
杨雨欣刚刚研究生毕业没多久,她大学毕业后也是选择继续深造,但本科的时候没有和郑红玉一样提前修学业。
随身听研发的原材料,耗光了她在水泥厂上班攒下的钱,每个月她会寄三分之二回去,留下三分之一,但三分之一她也只是偶尔买两本书,剩下的全都攒着。
除了水泥厂几年的工资,还有大学四年兼职攒下来的钱也全都砸了进去。
就这,还朝同学借了一部分。
但所幸结果是好的,虽然已经身无分文,但好歹是搞了一个专利出来。
随身听这种技术,虽然是十来年后国内才会出现国产的,但电子产品,郑红玉是很清楚的,有时候一个灵光,就会弯道超车。
所以电子厂肯定要抓紧时间,不能让随身听技术拖到落后。
第二天两人就直飞鹏城了,三天内选好建厂的地址,然后又联系了生产线。
一边建厂一边开始招兵买马。
普通工人肯定是要等到差不多所以东西准备齐全了开始招。
但一些管理人才这个时候就得慢慢寻摸着。
仅仅一个星期,电子厂的厂房就动工了。
单天章在鹏城也组建了一个工程队,工人大部分都是在鹏城直接招的,只有少部分是从首都这边带着过去的。
等把在鹏城新招的人培训好,首都来的熟练工,想留在鹏城的话就可以留在鹏城,想回首都的话,申请一下也能回去。
单天章也是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而且后面几十年,建筑队在鹏城的机会会更多。
既然已经开始做了,那就不要犹豫,在风口处犹豫徘徊,等于白来。
等沪市那边尤香娣的事尘埃落定的时候,鹏城的电子厂厂房已经在通风了。
贪污受/贿的调查过程也是需要时间的,后面的审判也需要时间。
尤父尤母被尤香娣带着人,强行去参观了张明审判的全过程。
前一段时间还光鲜亮丽的政府正式工作人员,现在被双手拷着,蓬头垢面的,属实给两人吓得不轻。
尤香娣弟媳妇也是从这里明白了,尤香娣不再是之前唯唯诺诺的大姑子,工作的事,再想也没敢再提,万一她一个不高兴也给她送进去了呢。
她可是找人打听过了,这几天跟在尤香娣身边的人,可是附近道上很有名的人,随随便便就能喊出来几十个手下。
她虽然撒泼,但是也怕死的好么,他爸妈不敢再去找他姐姐了,他媳妇也消停了,尤大宝就更不会主动去找了,本来就是一个窝里横。
从此,尤香娣娘家全都消停了。
尤香娣觉得天也更蓝了,空气都更清新了。
奶茶店新的分店生意很好,每个月的奖金都很高,尤香娣攒着钱,已经在盘算着要去念书的事了。
两个老板说的没错,念书,什么年纪都不算晚。
小时候家里没能给的,现在长大了,她可以自己给自己。
店里面很多姑娘以尤香娣为榜样,有样学样,对家里面无止境伸手的家人态度强硬了很多。
也不是没有其他家长要找上奶茶店,但是尤家的例子一摆出来,那些人回去找人问了发现都是真的,立马就蔫吧了。
不全交就不全交吧,好歹每个月还剩点,只要他们不补贴家里其他人,老两口其实也差不多够花了。
果然啊,还是得事教人。
来文的,有警察局呢,来武的,一条街的小混混都可以差遣,你要是不信,出去打听打听尤家人是怎么安静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