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第一百九十九章第一百九十九章……
陈志远自己进货的三千套早就卖完了,就连那五大麻袋的裙子也卖了差不多了。
虽然才开春,但是裙子已经很好卖了。
这几天他卖的是单天章另外两麻袋的小饰品。
本来是打算用来搭配着陈志远那些裙子一起卖的。
但是那些裙子在卖四件套的时候,一件两件的不知不觉就全都卖完了。
这段时间家里都挺忙,所以陈志远短时间内不会去鹏城。
闲着也是闲着,干脆把单天章一直堆在角落的两麻袋小饰品拿出去卖。
中间赚点差价,利润肯定比不上四件套和裙子,毕竟一个是捡漏,一个是他从工厂直接批发,但聊胜于无。
郑红军文具店开张的日子已经定了,就在两天后,这两天,郑家人也是忙得不行。
订酒店,定菜单,文具店大嫂装饰,定花篮,对了,还得做新发型。
田美凤带着家里的大大小小去了理发店。
都来首都这么久了,手里钱包也鼓了,田美凤就愿意做一些改变。
可以更好,当然没人会拒绝。
之前是重心不在这些地方,现在自然有时间精力来搞了。
走在路上看到很多人都烫了卷,老年人烫的虽然不多,但是也有,田美凤放心了。
郑红玉好笑的看着,心想,如果是在沪市,她奶就不用纠结了,那边的老太太一个比一个时髦。
坐在理发店椅子上的田水刚有点儿不自在摸了摸头发,小声道:“大姐,我就不用了吧。”
田美凤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听指挥就行,我还能害你是咋滴。”
闻言,田水刚默默缩回去,安安分分的坐在椅子上等着理发师。
没错,田水刚已经上来了,之前田明明坐火车去接他。
这次上来,没意外的话是要在首都这边常住的,所以家里的东西要处理就得好几天。
处理完家当,再坐火车上来,又是好几天,所以导致田水刚他们到了首都,田美凤几人的摆摊大业已经到结尾了。
对于弟弟没有分到一杯羹,田美凤是有点儿不高兴的,所以这几天对田水刚态度都非常暴躁。
之前就喊他一起来一起来,他非得死倔死倔的。
不过还好,后面红玉袜子厂还有机会。
“英子,亲家母,你们觉得烫这个怎么样?”
田美凤手里拿着店员递给她的一些照片。
刘英和陈母都凑过去看了看,随后两人都点头:“好看,这个好看。”
“妈,我可以跟你做一个的吗?”刘英试探性问道。
对这些时尚发型,她心里怵的不行,觉得还是要跟着婆婆的脚步走。
陈母也连忙道:“亲家奶奶,我也可以跟你选同一个吗?”
田美凤:......不是,你俩和我差一个辈分呢
不过,田美凤心里还有点儿美滋滋的,觉得自己被认可了。
小她一辈的英子和亲家母都认为她挑选的发型好,想要跟她一个发型呢。
于是田美凤笑眯眯的大手一挥:“那肯定是可以的,同志,麻烦给我们三个都做这个发型。”
这家理发店是新开的,私人的那种,服务态度别提比国营的好多少了。
闻言,店员笑容可掬的接过图片:“好的,女t士,麻烦稍等,等会儿会有专门的发型师对你们进行一对一的服务。”
一对一是不错,但是,田美凤还是问了一嘴:“同志,一对一服务,不会三个人弄出来的发型不一样吧?我们三个就想要一样的发型。”
刘英和陈母也点头:“没错没错,我们就要一样的。”
店员神色不变:“请女士放心,我们发型师都是专业的,肯定能做到一样的。”
一旁的郑红玉神色古怪,但没有说话。
店员这话太过武断了,哪怕是同一个发型师也做不到一样,不过,刚刚的图片郑红玉看了,就是正常的卷发而已,应该大差不差。
其实,店员拿出来的图片,造型基本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长度问题,还有照片上的人脸问题。
刚刚她奶拿的那张,照片上模特脸好看,自然显得那头卷发也要比其他照片的卷发好看了。
家里大大小小的都来做造型,要不是人家理发店人多,他们一家人估计得到晚上才能全部弄完。
就连四个小崽崽就做了一次性的发型。
几个小娃娃摸着被理发师捯饬过的头发,脸上的表情可美了。
......
“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报告首长,已经准备完毕。”
申大龙满意的点头:“卫国那边怎么说的?”
“报告首长,保卫国同志说,他到时候直接过来和首长您汇合,然后再一起出发。”
“哈哈,行,到时候注意着点时间。”申大龙重复道。
“知道了,首长。”警卫员回道。
警卫员神色肃穆,但心里还在想着,后天的饭局肯定非同小可,首长都提醒他好多次注意时间了。
......
郑红军刚挂掉电话,郑红玉就问道:“爸,李叔怎么说的?”
“你李叔说来不了,来回坐车就得好多天。”郑红军道。
对于老李能来这件事,郑红军就没有抱希望。
郑红玉叹气:“我姑那边也来不了,这下子我奶他们该失望了。”
“你姑还不是因为有家庭拖累,一个个的都不争气,算了不说了。”郑红军也是无奈。
他就这么一个姐姐,现在全家,包括舅舅都跟着上来了,他姐那边因为家里的孩子,脱不了手。
等后面再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机会,把他姐,姐夫给一起弄过来,不然他老爹老娘还得一直挂念着。
不过,距离他姐夫退休,应该也没多久了,等他姐夫退休了,老两口应该没什么顾忌了。
这边,远在川省的郑红英也是一脸不开心,小弟第一次开店,她作为姐姐不能到场。
老爹老娘都在那边,后面见一次.....
蒋父安慰道:“我明年就能申请退休了,等我退休了,你要是想去首都那边看爸妈,我再陪你一起去。”
闻言,郑红英情绪才好一点儿。
家里三个儿子,儿媳妇吵成一团,她快要受不了了。
不过,三个儿媳妇虽然各有各的小心思,但是对她和老头子,态度还可以。
郑红英知道其中的原因,还不是因为她娘家对她表现的重视以及她娘家发达了。
家里面的孙子孙女,最小的都上幼儿园了,等老头子退休了,她就包袱一卷,去投奔她老娘去,省得在家里当免费的保姆,人家还更愿意和自己的娘家妈亲。
蒋华兄弟几人可不知道他们老爹老娘的打算,他们也在愁着呢。
工作暂时还有,工资也勉强能发,但是一些福利待遇已经停掉了,而且一批临时工都被裁掉了。
如果后面厂子效益还不能扭转,他们哪怕是正式工,估计也悬,唉。
关于老家的情况,一家人都来不及多关心了。
文具店开张这天早上,天还没亮呢,一家人就全都起来了。
烫好的头发抹点啫喱水,换上新衣服,几位女同志还被郑红玉找来的外援给化了妆,几个小崽崽也都在眉心那里点了一颗美人痣,反正喜庆的不行。
四姐妹订购的花篮,因为多加钱,人家一大早就送到学校那边了,单天章过去接的。
流程是这样一个流程,人要先去到文具店,参加开张仪式,然后再直奔酒店。
当然在,这里的人是郑家人和单家人。
以及早早就到郑家的郑红玉和单天章两人的室友。
其他人是可以直接去酒店的,例如郑红军的老战友老朋友们。
那些人都忙,能抽出点时间吃顿饭就已经算不错了。
郑红军这个文具店,学校领导也非常关注。
毕竟算是在学校里面开店的先例,大家都在观望,后续说不定还能给学校创收不少呢。
所以在知道今天终于要开张了,相关校领导也早早来到现场。
现场布置的有模有样,彩带花篮全都摆上了。
这也是在学校里面,要是在外面开店,怎么也要放几封鞭炮庆祝庆祝。
“你们这个店,搞得不错,不错。”相关校领导转了一圈后,由衷的夸赞道。
环境干净明亮,没有过多的装饰,但是非常的亮堂。
货架琳琅满目,上面很多文具,校领导都知道点价格,这里的卖价可比外面便宜。
以后学生要买学习用具就能方便又省钱。
家里其他人还没到,店里面只有单天章和陈志远。
陈志远则又在店里面查缺补漏,生怕哪里遗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