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个搞研究,一个首都图书馆的,含书量不是一般的高啊。
“不过,这些票也不全是单位发的,待遇再好,要攒这么多也要一段时间的,而且家里也会用到,我估计都是我二哥去黑/市换的。”单天章接着道。
郑红玉:.....不是,去黑/市那么危险的事,你就这样轻描淡写的说了?
看着对方震惊加迷惑的眼神,单天章轻笑一声:“我们领证了。”
“嗯?所以呢?”郑红玉不明白为什么突然说这个,难道是想......!!!
“所以是一家人,没必要隐瞒什么,我相信你。”单天章回道。
郑红玉:.....好吧,是她想歪了。
不过,也不能怪她,今天日子本来就特殊,现在时间也很敏感,他偏偏要提那两个字。
“你知道爸妈红包里有多少钱吗?”郑红玉转移话题道。
单天章摇头,脸带笑意的看着她:“不知道,你数过了?”
“咳,这不是刚刚没事么,就数了一下,天哪,单天章,你爸妈好.....富有,三个红包最少的那个都有两百,三个加起来都过三位数了。”郑红玉惊叹。
不是她没有见过世面,而是这个数不管放在哪里,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像他们桐子大队,一大家子人辛辛苦苦干一年,年底能有八九十的结余就算不错了,这还是建立在他们桐子大队工分相对值钱的情况下。
当然,家里有工人的要另算,每个月拿固定工资,去掉必要开销,攒下来的钱怎么也要比纯下地强。
他们桐子大队条件好不止是大队收成好,有外快,还因为他们桐子大队有工人,且工人数量还不少。
郑红玉所在的工厂,叫桐子油厂,郑红玉他们大队叫桐子大队,两者一听就是有联系的。
桐子油厂的原材料自然是桐子树,他们这边适合种桐子树,附近几个大队多多少少都种了一些。
但是最多的还是郑红玉他们大队,从大队的名字就能看出来。
他们桐子大队范围内的桐子树年代久远,树木又多又好,品质能称得上一等品。
当初这里要建厂的时候上面有相关技术人员下来考察,一看到桐子大队的桐子树眼睛就亮了,当场下了结论,该处适合开桐子油厂。
照理说那些土地山峰,树木草被全是集体财产,上面要建厂,占用你们村的山,就算什么也不赔偿也是说得过去的,毕竟那山也是集体的。
但是当时郑红军之前干地下/工作,和后来光明正大参军认识的人还有好几个在县城没有撤走,话语权不是一般的大。
县里的领导也不想把事情做绝了,所以在郑红军多方走动,据理力争下,他们桐子大队成功获得十个工人名额。
至于其他同样被占了部分山的大队,最多的那个大队也只有两个工人名额。
又因为当时郑红玉她们姐妹几个还是小不点呢,田美凤郑先进年t龄又不合适,人家说了,只要青壮年。
郑红军自己更倾向于当时的村长,而刘英当时胆子小,不适合,所以他家表现的相当无私,十个名额一个也没留,全都用非常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方式从村里选了十个人。
郑红军在桐子大队的,一方面是对村里很多人有救命之恩,后面又带着村里青年手刃了好几个倭国畜生,另一方面就是含金量非常非常高的十个工人了。
那十家被选中的人,多年来一直非常尊敬郑红军,而他们的家人多年来也一直把郑红军的话当作圣旨。
各方面加持下,郑红军的每一个决定在桐子大队都非常好推行。
这个年代一个工人可是可以带着一个大家庭往上蹿好几级的,一个村子有十个工人更是不得了。
他们桐子大队的条件不管是面子还是里子,一点也不赖,郑红玉自己也是拿工资的人。
但是她正式上班还没多久,工资也没有拿到过几次,这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钱。
他们桐子大队的工人的工资不算低,毕竟工龄也不算少了,但是每个月的开销除了自己和自己的小家,还有一整个大家庭,怕是存五六年都不会有这么多,所以郑红玉才会这么惊讶。
家里有多少存款单天章非常清楚,以前的他不在乎,所以才会让那个白眼狼有了可趁之机,这次绝对不会再出现那样的情况。
单天章手指隔着布料微微碰了下口袋里的存折,里面是他家最大头的积蓄存款,手一转,口袋里的存折就不见了,放置存折的那个地方,单天章非常放心。
“这些钱,你收起来吧。”说到底这钱都是因为单天章,对方父母才会递给她,而且这钱也是给他们结婚用的,那肯定是单天章收着最好。
单天章看也不看,扫了眼非常宽敞的炕,上面有两条被子:“你收着吧,这是爸妈给我们小家的,你收着挺好。”
一边说着,就一边非常淡定自然的上/炕,打开属于他的那床被子。
郑红玉想说的话全都被对方行云流水的动作弄得全部咽了下去,干巴巴的点头道:“啊,那行,我就先收着,你想用的时候跟我说一声,我给你拿。”
说完非常迅速的把三个红包规整放到枕头底下,拉过被子,用一种很安详的姿势入睡。
两人的被子中间隔的还能塞下两个人,但此刻两人都没注意到其实他们离的并不近,一个个都规规矩矩的躺的一动不动。
郑红玉不知道她什么时候睡过去的,只知道醒来的时候旁边已经没人了,只剩下叠得整整齐齐的被子。
她看着被子发呆了两秒,然后伸个懒腰也起床了。
目前来看她和单天章没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对方睡觉习惯还可以,起码她中途没有醒过,那就可以了,她要求不高的。
郑红玉出房间的时候就发现她是最后一个起的,院子里人都齐了,难得的有点尴尬。
田美凤恨不得凑到她宝贝孙女耳边叮嘱,人家小单家人好不容易来一次,也不会待多久,起码要给人家留个好印象,毕竟人家养的那么好的儿子就这样便宜她家了。
你平时睡到几点都可以,只要不耽误上班,可今天这样特殊的日子,你好歹装一装嘛。
郑红玉接收到她奶的眼神,尴尬撇头,心里叫苦,她昨晚躺下后可是适应了好一会儿才睡着的,几点睡着的都不知道。
今早根本没起得来,她旁边那个倒是起的早,偏偏不叫她。
宋敏和单章明已经在外面转了一圈了,回来看到郑红玉才刚起床也没觉得有什么。
毕竟现在这个点是真的早,不到七点呢,他们起那么早一个是单章明工作的时候习惯了,一个是两人都在别人家,觉得不是很习惯。
而且,就算对方真的起的很晚,他们也不会介意这个问题,他们真正介意的是入赘的事,偏偏又不能说。
“小宋啊,我们这里虽然是乡下,但是环境还是可以的,空气也好,逛了一圈累了吧,过来坐着休息一下,马上就能吃早饭了。”田美凤笑着说道。
她也不懂什么环境好,空气好,但是不懂会学啊,这些都是之前她们红玉经常说的,听也听会了,总之知道是好话就行了。
宋敏笑着过去:“婶子说的没错,环境确实很好。”
对于抢着做饭的事她没有再提,毕竟早上就经历过一次拉扯,最后还是她没能拗过。
田美凤他们当然不能让单天章爸妈干活了,人家是客人,怎么会有让客人下厨房干活的道理,要是传出去,他们郑家得被人笑死。
其实郑红玉和单天章办客请人吃饭的时间离领证也没隔多久,就在领证后第三天。
他们去领证那天不仅仅是领证,拍照买东西逛街,还要给县城里面的亲戚朋友送请帖。
郑红军的朋友是最多的,又不集中住在一起,两人跑了好几圈呢。
因为郑红玉的婚假有限,还得空出来一天留到办客吃饭的时候,所以吃完早饭单天章又骑着自行车载着郑红玉去上班了。
宋敏三人这次过来除了参加儿子/弟弟的婚礼,还想去看看他们三儿下乡生活的地方。
早上那会儿还是没好好看,现在吃完饭又没什么事,就由请假的单天章带着他们在桐子大队仔细转了转。
本来在看到知青大院的条件时三人已经很难过了,他们三儿什么时候住过那么差的房间,一个房间要住好几个人,没有一点自己的空间。
几人心里难受,还得打起精神跟着单天章继续走走看看。
转了一圈,几人是越看越沉默,他们知道乡下苦,下乡苦,可是当真正直面的时候,还是被震撼了。
基本全靠人力和简单工具,望不到头的农田,机械重复又讲究技术经验的动作,一日一日,一年一年,某一刻,宋敏和单章明甚至都要不介意老儿子入赘的事了。
在这样的环境,条件,找一个在当地能说得上话的人家,确实是一个好出路。
但那样想的时候也就那么一瞬间,这个下乡是儿子自己折腾的,后面要是给家里服个软,他们也能拉着老脸,给他弄回去,不过,他们也知道自己儿子的性格,刺头一个,服软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