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子要什么文化啊?报菜名??”
时冬趴在地上,捂着后脑勺的大包。
蔡淑芬和老公守在厨房的窗户上,心急如焚又不敢上前。
“别去!夏夏管教弟弟呢,让她打,看臭崽子还敢不敢说休学!”
蔡淑芬当然也知道是为了儿子好,干脆拉上窗子不看。
好好的高中,说不上就想不上?
气地她都想自己动手打一顿!
但她心疼,还是让时夏来吧。
时夏一把揪起时冬的衣领,拖着他往房间走。
“厨子做到顶,也是个厨子,但肚子有墨水就不一样了。”
时冬诚惶诚恐捡起地上散落的书籍。
“有什么不同?”
“同样的菜,同样的味道,你会编故事,有文化,菜也增值,懂吗?”
时冬想了好一会儿才敢回答:“你的意思是,忽悠??”
就像卖点心的说自家点心是清朝皇帝都尝过叫好!
再编几个故事,招牌不就立起来了?
时夏点头。
时冬佩服至极:“高啊!姐,实在是高。”
时夏摆摆手,谦虚接受了弟弟的称赞。
厨子和A大出来的厨子,虽然都是厨子,但普通人还是会选A大的厨子,好像吃了他做的饭,自己就会考上A大一样。
噱头很重要!
时冬佩服他姐的远见,再也不敢提辍学深造厨艺的事情。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桌上。
蔡淑芬给儿子夹了满满一碗肉:“来,冬冬,多吃点,长身体。”
时冬习惯了父母的偏心,转头把红烧肉和排骨汤连盘带盆挪到姐姐面前。
“来,姐,随便吃。”
夫妻俩:......
时夏夹起一块红烧肉,皱眉:“咸了。”
喝了一口炖排骨汤:“淡了。”
蔡淑芬拍桌:“我看你就是找茬!”
这么多年吃她做的饭,以前不也吃的嘎嘎欢,现在挑三拣四?
时冬倒是认真品尝几口,说出了和他姐一样的看法。
蔡淑芬气到扔筷子:“臭小子学了几个月厨艺,开始嫌弃老娘的手艺,有本事自己做啊!”
时冬在他姐的殷勤注视下,麻利地奔向厨房。
蔡淑芬:这臭小子到底是我生的还是替他姐生的?!
半个小时后,时冬端出可口的三菜一汤。
时夏边吃边点头,没办法,胃已经被他养叼了。
时冬还热情给爸妈夹菜:“都尝尝,味道如何。”
蔡淑芬带着挑剔的心态尝了口苕尖,所有鸡蛋里挑骨头的话都顺着菜一起咽了下去。
时家庆不由自主点头称赞:“确实比你妈的手艺好!”
惹得蔡淑芬勃然大怒:“有本事你别吃啊!你还不如冬冬,至少他还会做饭,你就只长了张嘴!”
时家庆蔫了,最后他主动承包了被大家嫌弃的红烧肉和排骨汤。
晚上睡觉之前,时冬特意去了一趟卧室。
早在一年前,他自作主张和姐姐换了卧室。
他住阁楼杂物间,姐姐住朝南房间。
蔡淑芬知道后极力劝他换回来。
‘小地方影响学习。’‘阁楼光线差,你睡不习惯。’
诸如此类的理由全被时冬挡了回去,他一句‘我姐住阁楼考全班第一,我也要住,争取蹭点福气考高分。’挡了回去。
蔡淑芬思前想后,还是顺着儿子的意思。
她是真不明白,为什么儿子总对时夏言听计从。
她无数遍告诉冬冬‘女孩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出了门就不是亲人,只是亲戚。
可儿子却始终如一对时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