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山乐呵呵的回家带孩子。
一九六零年的七月,某个周日
林奶奶收拾了行李来文四姐家里住,如今文四姐怀孕了。
老太太说要来照顾孙媳妇。
其实是大院里住腻了,出来散散心。
林诚自己骑文川的三轮车去接的人,后面的车厢里能坐几个人。
可林诚一回来,就被爷爷家隔壁的宋爷爷一把抓住,“小诚子。”
无奈的林诚一只手抓住老爷子的手,“宋爷爷,有事就去我家说,别抓住我,我奶奶还等着我呢?”
宋老爷子一想也是,拉林诚进了林爷爷家里。
屋内林爷爷还在劝说老妻别去林诚家里住,“你去小诚家里干嘛?他们两口子大部分时间在上班,你在那边又没有熟人,你一个人待在他家里不闷啊?”
“不闷,小诚家里我去看过,后院有菜园子,前院两侧的围墙边也用砖头砌了一长条种菜种瓜的地方,小诚在前院种了西瓜,甜瓜,我去小诚家里给他收拾菜园子,吃瓜去。”
老爷子气闷的背着双手在家里踱步,嘴里嘀嘀咕咕的道,“怎么就跟个猴子似的坐不住,还想到处跑,真是的,一大把年纪了,也不怕出意外。”
但让他硬刚老妻,他是不敢的。
更气的是,唯一留在身边的儿子老大两口子也不帮忙劝,还借故下去。
气煞老夫也。
进门的林诚与宋老爷子就看见林爷爷在踱步,嘴里不知道在念些个啥。
而林奶奶稳坐泰山,坐在沙发上稳稳当当的,边上还放着收拾好的行李。
见到隔壁的老宋,林爷爷没好气的问,“老宋你来干嘛?”
见老友带着气,宋爷爷乐呵呵的说,“老林头,你拦不住可不要把气撒在我身上,老子可不受你的鸟气。”
多年好友,彼此熟悉,那说话都是随意的很。
“哼。”
被点破,也不觉得丢脸的林爷爷,狠狠的剜一眼亲孙子林诚,心中腹诽:就你积极,还开车来接。
知道自己被埋怨上的林诚苦笑,他也没法子不是。奶奶的话不能不听,但爷爷是去不了自家住的。
偶尔一晚上还成,太久可不成,自家家里可没有装电话,有个事,也没法通知爷爷。
林奶奶懒得搭理老头子,转而看向老宋。“老宋,你有事?”
宋老爷子竖起大拇指,“老陆,还是你聪明,不像是某些人,此时都没脑子了。”
这是揶揄林爷爷。
自己走过来坐在沙发上的宋爷爷看着林诚从三轮车上搬下来新鲜的蔬菜,水果,有西瓜,甜瓜,还有一条十来斤的胖头鱼,以及一块两斤左右的五花肉。
还给爷奶与宋爷爷解释,“这鱼是小五一清早去江边钓的,肉是我早上排队去百货商场的生鲜那块买的。
其余的全是自家种的,爷爷,奶奶跟我去家里住段日子,您在家里想吃啥,只要我家能有的,你随时派人过去知会一声,等我下班了给您送来。”
林爷爷不搭理不孝的孙子,哼唧一声,坐在一边生闷气。
至于宋老爷子,则是问林诚,“你们厂是不是最近要招工?”
按说老爷子这个级别,安排几个人进红星厂,是没有问题的。
但老爷子不愿意那么做。
若是安排手下的兵退伍去红星厂,那是找相关部门就可以了,但今天是私事,不是手下的退伍兵的安置。
林诚点头,“大概八月份吧?宋爷爷有人要安排?”
老爷子说起这个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老脸都憋通红了,“嗯,你爷奶都知道的,我之前有个农村原配,我们俩有一个闺女,只是生完孩子后,只有几年她就生病死了。
闺女一直跟着爷爷奶奶,后来我一直跟着部队到处转,我爹娘以为我都死了。
一直到老家解放后我才联系到家里,好在那时候我父母都还在,闺女也结婚有了小家,后来又进了县城的厂子里上班,日子不说富有,也还过得去。
可前段时间,我收到了老家的来信,是我那外孙女来的信,我那大女婿为了救人自己舍了命死了。
大女婿与我闺女,就生了一个闺女,大女婿家里的侄子兄弟天天上门闹。
还母女俩天天被烦死了,其实我也可以出面,可难免人家说我们仗势欺人.....”
林诚听明白了,这是想把外孙女的工作安排进红星厂,又不好用手上的权利去办,只能请自己帮忙。
“宋爷爷,那宋姑姑或者妹子会什么特长,有什么手艺没有?”
林诚可不敢打包票,只能多问一些详细的情况,再找小舅子帮忙。
“我那闺女在我们老家的县城一家食品厂上班,外孙女高中毕业,还没有工作,但我这些年一直与他们母女有信件往来,知道我那外孙女有一手的好厨艺,是跟着她爸爸学的。
她爸爸自幼跟着师父学习厨艺,生前也是县里一家国营饭店的大厨...”
“成,我听明白了,我回去找找我那小舅子问问,您找我,我没有给妹子安排工作的本事,我只能回去找我那小舅子,他要是办不了,我就更加的办不了。”
宋老爷子其实就是找林诚说的小舅子文川。
文家的人,文家的事,在大院里的一些人家早已不是秘密。但人人都觉得文家人运气不错。
那几年是能允许私人做生意的最后的两三年,别人都没有抓住机会,可文家人抓住了。
也是,穷的没有办法了,只能豁出去干,没想到还成了,发财了。
盖起了五座楼房。
还结识了港城的那两位。
别看不允许与海外有多大的关系与牵连,那是海外的什么人,这种一直无私奉献的,还能帮国家大忙的,那是可以有牵连的。
再说了,文家人与那两位也不是有啥亲缘关系。
只是后面认识的。
与其说那两位与文家文川投缘,不如说,那是做给上面看的,商人,一个有本事的商人,哪里来的那么多的投缘。
大概率那两人是想借由与文川投缘,一步步的借由文川的嘴,表达他们对祖国的思念与忠心,愿意为国家做些事。
对于文川,上面可是详细的调查过,还派人跟踪监控了两三年的,没有任何的异样。
上面都猜测,文t川就是走了狗屎运,被那两位选中成为所谓的投缘的家乡的孩子。
接完奶奶回到家里安顿好,林诚赶紧来到文川家里还车,顺便的说了说宋老爷子的所托。
文川想了想,“四姐夫,你让你宋爷爷的外孙女直接过来。既然厨艺好,那就去小食堂先试试。只是,她刚来,是新员工,只能住员工宿舍,那她妈妈可没法安顿。”
“没事,宋姑姑打算卖了她现在的工作,然后在宋爷爷家里住一段时间。再慢慢的在闺女附近寻个房子住。”
现在不能无故私下买卖房子,但能用借贷的方式抵押房产过户,也有人因为工作调动,或者家里实在是日子过不下去卖掉私房的,这是允许的。
“嗯,那也是个办法,四姐夫,你让她们务必要赶在招工前就要到,别招工的那一天还不到,那我就没有办法了。”
文川说了一下招工的日期。
他手上有两个自主的招工名额,但来人怎么样也要在招工的那一天来报名才行,意思是要走个过场。
之后自会有人审查,然后再是考试,再是贴出来通知。
这是算是夏季毕业季招工。
本来每年都有中专生,大学生分配而来,至于普通的招工,可不是每年都有。
今年如今的环境下招工,对于滨江市的百姓来说就是雪中送炭。
“那是肯定的。”林诚赶紧要给宋老爷子送消息去。
这可不能耽误时间。
宋老爷子接到消息,高兴的拉住林诚一个劲的感谢,林诚道,“宋爷爷,别感谢我,帮忙的还是我那小舅子。
他不答应帮忙,我也无法帮你家外孙女进厂。”
“是是是,但宋爷爷也要感谢你,不是你的话,你那小舅子怎么会轻易松口答应?我也不好去找他。”
文川此时在家里,杀了一个冰镇过的大西瓜。
一个人半躺在沙发上,日子过得惬意。
隔壁的吵闹声,声声入耳,但孩子们都没有来烦他。
一周后
梁芊芊,宋红霞母女抵达了滨江某.军.区.大院。
见过父亲(姥爷)与继母(继姥姥)后,母女俩暂时在大院里住下来了。
宋老爷子给闺女与外孙女普及红星厂的历史,“芊芊,那地方一般人进不了。姥爷也不能动用手中的权利为你办,但好在隔壁你林爷爷家的孙子在红星厂,我是托他帮忙的。
他也没法帮你,还是他托了他的小舅子帮你的。他的小舅子正好就是管食堂的,是食堂主任,你这次去的小食堂就归他管。
你去了可要认真工作,不能让人家难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