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五零街溜子(04)求订阅
四月,十几艘货轮从隔壁的老毛国的海域过来,再借由内河航道直接在滨江不远处停靠,那边是建厂的时候选定的地方修建的码头。
一车车的货物材料运下来。
厂子不远处的家属院一期工程与后面的农场建设,正如火如荼的展开。
农场的建设很快,还赶上了春耕。
一百三十头小猪也五月正式入驻了养猪场,厂里的不少家属如今都是农场的员工,但还只是临时工,什么时候转正,还得等一年。
但这些与文川没有啥关系,只是他借由那两位傀儡工具人的手,也买了建设大棚的材料,在自家的后院也建起来了大棚,给哥哥姐姐家里的后院也建起来了一个大棚,夏天,自然不用烧火墙,依然不耽搁使用。
“怎么种这么多土豆啊?”文二姐不理解,自家边边角角种菜,其余的整块地方,都用来种土豆。
“种了有好处,别问。”文川恨不得踹一脚二姐,种就种,还问啥问。
“哦。”
回头一看,四姐坐在小板凳上发花痴笑,他更无语了。
“四姐,笑啥笑,你想约会就去,别在这里发花痴,真是没眼看。”
大半年前,文四姐对厂里新分配来的大学生工程师:林诚,一见钟情,如今的文四姐可谓是钱壮怂人胆,居然敢猛追一个男人。
林诚家里条件不错,父母是军人,家里哥哥姐姐也是军人,毕业分配进了红星厂。
一开始追了三个月,才让林诚动了点“芳心”。
如今是顺利追到手了。
今天也就是林诚去京城出差了,不然就自己四姐这个花痴的样子,早就出去约会腻歪去了。
京城
林诚一行人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他们是来交接生产的第一批电力公交车。
这是.政.治.任务,上面让红星电动汽车厂尝试性生产的第一批电力驱动的公交车。
第一批交付到首都的公交车一共有十二辆,厂里考虑到是第一批,怕质量有些小瑕疵,特意派了一个技术小组过来待命一个月的时间。
这一个月没有出问题也要在这里培训公交车单位的技术维修人员,教会他们各种维修的技术。
林诚是工程师,懂技术,也会维修。
坐在全新的电力公交车上,京城人民们都好奇的紧,“哎呀,这车真好。”
有那万事通得意的说,“那是自然,这车可是我们国家自己研发生产的电力汽车,一辆车充满一次电能跑好多天,夏天热不着,冬天冷不着,说是有那冷热暖气,舒服着呢。”
“真的呀,冬天车上能有暖气?”
“肯定有啊,我家老表就是公交单位开车的,车子到之前他们单位就举办了技术大比武,选出来了前十名的优胜者开电力公交车。
我老表就是第五名的,车子到了以后,他们还培训过,每一个功能都要熟悉。
暖气,冷气那都是开过试用过的,自然是真的?”
说这话的人很是骄傲,他能得到这么多的消息,全是老表喝酒时说出来的。
“哎哟,那可好了,以后坐车不冷不热,可真好。”
“不对啊,不是说有十二辆车吗,怎么就找十个司机?”
有第一手消息的万事通得意的挑起眉毛,声音高昂的道,“车子大,每次充电也需要时间,那两辆车就是车子轮换充电时备用的车子。”
“那倒是,充电也不是一分两分钟就能充好的。”
“诶,这车是哪个厂生产的?”
“我知道,滨江红星厂,那个厂里的车,除了这十几辆公交车,其余的全是出口的,哦,对了,我老表说,去年还是什么时候,他们厂搞了一次福利。
允许自己厂的员工优惠价购买厂里特意留出来的一些摩托车,电动的。
除了红星厂的员工,外面就没有人家有红星厂生产的车,便是滨江市都没有卖的?”
听着万事通的介绍,坐在车上的林诚轻笑一声。
他也很骄傲,此时的他坐上这辆新公交车,是去拜访爷爷的老战友的。
正好这车就要经过军.区.大院。
京城人坐上了新的电力公交车,在京城掀起了一阵热闹。
也把滨江市,红星厂推上了京城老百姓心目中的话题榜第一名,妥妥的热搜第一。
也让一些被有用心的人,再次惦记上了滨江市的红星厂。
从建厂开始,红星厂就一直被人惦记着。
但这是滨江,乃至国家都非常非常重视的厂子,除了电池技术,还有一些别的技术,都是国外都没有的先进技术。
就光滨江潜伏的那些人,就没有少惦记红星厂,这几年一直有搞破坏,但次次都被提前发现了,滨江搞破坏的人都被消灭的差不多了。
这不,送来首都的十二辆公交车,引爆了话题,让京城的有些坏人再次把目光望向了远方的滨江市红星厂。
滨江
“小舅舅,我爷爷奶奶现在越发的昏聩了,我真是受不了他们,每次回去都阴阳怪气,每次都要挤兑我爸妈,烦都烦死了。”
一下班回家,就看到大外甥女晓兰跑过来,抱住自己,哭唧唧的喊着。
小家伙放暑假了,今天去了赵家的老宅给爷奶送肉。
没想到就她一个人去,还能收获阴阳怪气,还隔空挤兑她爸妈,她快烦死爷奶那边的亲人了,一点也不像是自己姥姥家,大舅舅也好,三姨也好,四姨也好,还有最好的小舅舅,个个都对她还有弟弟,爸妈好。
听着大外甥女的话,文川怒从心起,看在姐夫的面子上,这些年即便赵家人再蹦哒,他也没有收拾过他们,现在是不是以为老文家怕他们,不敢惹事。
面上不显的他,还安抚着晓兰兰,“没事,以后要送什么让你爸下班了,或者休息的时候送去,你没事别一个人去。那边的人不好,咱们不搭理,不亲近。”
小姑娘用力的点点小脑袋瓜,“嗯,我亲近不起来,我爷奶是越发喜欢作妖,看着都烦。”
舅甥俩腻歪了一会儿,隔壁大喊,“小五,兰兰,吃饭了。”
如今,几家人都在一起吃饭。
都是文母与儿媳妇,几个闺女一起做饭。
当然,女婿们也要时常搭把手。
“哦,来了。”
隔壁的文二姐,看向丈夫,“你闺女又去找她小舅舅告状去了。”
赵刚不在意,“猜到了,咱家就小五有耐心听她告状。”
家里的日子过得平淡富足。
此时的文四姐,拘谨的坐在滨江的.军.区大院的某栋小楼中。
今天她跟着林诚来林家拜访,是一个多月前就约好的时间。
这主要是要约好林家爷爷,林父,林大哥林二姐他们的时间,今天才能聚齐他们,能一次见到。
礼物带的多,主要是林大哥林二姐都结婚了,都有了孩子。
有水果,有零食糕点,糖果,还有卤肉,海鲜,还有两只老母鸡,一条野猪后腿,两条江里的大鳜鱼。
拘谨的坐在客厅沙发上的文四姐,没有多打量林家的小别墅。正襟危坐着,身边只有两个能走会跑的小孩子。
林二姐拉住林诚在厨房里小声的问,“你真确定就外面那位?你可是大学生,外面那位可就读了个初中。”
没有说完的话,林诚也知道。
“就她了,虽然只读了初中,可也不是蠢人,而且她家里的家庭氛围很好。
家里条件也不错,以后爸妈也不用担心我会过苦日子,小花她人很好,长得漂亮,做的一手好饭菜,以后我也有口福了,还有就是她性子很好,爽朗泼辣率直,没有太多的心眼。
嫁到我们家的女孩子,可以不精明,但不能有坏心眼子,小花她没有任何的坏心眼子....”
客厅里林奶奶与林母正在仔细的问文青花一些情况,家里的一些事。
文青花大大方方的说,“奶奶,伯母,我家就是普通人家,几年前我家条件其实很不好.....
如今我们家条件好了,兄弟姐妹五个房子挨房子都住在一起,互相帮衬着.....”
也是表明了,我t并不是看上你们家的条件才找的林诚,何况那时候她追求林诚的时候,还不知道林诚的家世。
婆媳俩听着文青花的讲述,也知道了文家的具体情况。
“你家还能弄来活海鲜?”
林母对于这点很是诧异。
文青花轻笑一声,正准备说话,谁知道从厨房出来的林诚走过来接住话茬说道,“妈,小花的弟弟可是我们厂的食堂主任,我们厂对外的饭店也是他在管。
我们厂在港城的那两位股东,也是小五最先认识的。那时候小五已经因为卖快餐挣了一些钱,买下来他们家左右隔壁的两套房子,打算三套合并成两套,盖房子。
拆老房子的时候,就遇到了我们厂那两位股东。那两位满城的寻找儿时的记忆。
看着小五他们家的拆房子就主动过去与泥瓦匠们唠嗑,后面又遇到了小五回去有事,就这么遇到了,也就这么认识了。
还热心的给小五推荐了他们带来的建材,极其便宜的价格卖给了小五。
之后他们就没有什么联系,后来小五开了店,又在店里遇见了再次来滨江的那两位.,...”
其实这事,林家已经调查的清清楚楚,也知道港城的那两位股东对于滨江,对于红星厂,对于国家那都是至关重要的。
人家在港城在国外都有生意,还是大生意,还能每次从隔壁老毛国的海域开着货轮走内河航道直接抵达滨江不远处的红星厂厂自建的货轮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