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第63章更新
第63章
十月底,乌锦跟彩玉去景福银楼一趟,原本她打算交银子让银楼的人帮她打一副长命锁,到银楼后见有现成的长命锁,价格也不贵,她就直接买了,还买了一对银脚镯。
又过两日,她们直接过去富察府,将买好的长命锁跟银脚镯送给多兰,还带了几套崭新的小衣裳。
多兰格格难得对她们和颜悦色,要留她们一起用膳。
乌锦说铺子那边还要忙活,闲聊一小会后便离开。
多兰在乌锦她们离开后才细看送来的长命锁等物,瞧着很精致,再加上乌锦不仅仅送了这些,还送了小孩子穿的衣服,那料子也是极好,送礼送得很得体合适,她对乌锦就没那么讨厌了。
以前没出嫁前,她不需要管家,缺什么跟额娘要,在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如今嫁人了,她虽有郡君的月俸,但夫家到底不是大福大贵之家,跟娘家没法比,她身为儿媳要学着管家,一管家才发现柴米油盐样样要花钱,出嫁之人也不好再跟娘家伸手要钱,她的日子不像在娘家那样富裕阔绰,金银首饰也不是说买就买。
乌锦不计前嫌还送她这些东西,她自然欢喜,在她摸着乌锦送给小孩子的衣裳时,丈夫走进来。
“我方才见到乌姑娘了。”
“是,她过来给我们的孩子送东西,你看。”多兰跟丈夫炫耀乌锦送的东西。
伯柱坐下来跟妻子一起看那些东西,他知道乌锦是四阿哥的外室,自家大舅子又跟四阿哥走得极近,乌锦跟妻子关系好也情有可原。
“既然乌姑娘给我们送礼,我们也得给她回礼。”
多兰一听,下意识说道:“为什么要给她回礼,她送礼是应该的,她是想讨好我。”
伯柱疑惑:“她为何想讨好你?回礼是应该的,有来有往才能维持关系,我们不着急送,等快过年的时候给她送些年货即可。”
多兰一向不把乌锦放在跟她同一位置上,她始终觉得乌锦就是普通佐领的女儿,而她是王爷的女儿,地位比乌锦高多了,比乌锦高贵,是乌锦想讨好她才给她送礼,她不会想着给乌锦回礼。
“凭我是我阿玛的女儿,她一向如此,想讨好别人的时候会送礼。”
伯柱不认为如今的乌锦需要讨好妻子,毕竟乌锦已经是四阿哥的外室,是别人想讨好乌锦才是,在人情世故这一块,妻子还是很天真。
“听我的,过年前给乌姑娘送些年货。”
多兰撇嘴:“那送年货不得花银子买啊,我们哪有那么多银子。”
“怎么没有,你身为郡君不是有月俸嘛,拿出一点就够了。”伯柱说着就亲多兰的脸颊。
多兰总觉得哪里不对,只是被亲着亲着她就答应了。
……
乌锦这边不会惦记着别人给她的回礼,她又忙活了几日,到了十一月一日,媒人带着男方跟男方的长辈上门,这是额娘跟小娘给彩玉说的亲事,两家相看。
乌锦见到男方,觉得对方普通,年纪又比彩玉大,仔细一听,对方家中还有五个弟弟妹妹,年纪最大的弟弟十四岁,其它的均不满十岁,彩玉嫁出去怕是要拉扯一大家子,她就不是很满意。
大家坐在一块闲聊一会后,媒人带着人离开,额娘就忍不住问彩玉满不满意,她先说不满意,家穷就算了,弟弟妹妹那么多,长嫂如母,他们是想让彩玉当娘把底下的弟弟妹妹养大。
“你这孩子,那人长得周正,弟弟妹妹多,将来长大后也能互相帮衬,我看他说话谈吐还可以,彩玉,你觉得呢?”
她额娘问彩玉,彩玉又看向她,说她听她的,乌锦笑着给彩玉竖大拇指,结果她们被她额娘说不懂事,生气地赶她们出去。
乌锦吐了吐舌头,笑着回自己的房间,到房间后,她才认真问彩玉。
“小姐,我不想嫁人,我想一直跟在小姐身边,我知道小姐你们才是真正对我好,嫁人后我就不能住在乌家了。”
“傻瓜,乌家就是你家,不管你嫁不嫁人,你都可以回家,我只是想让你选一个自己喜欢,又能让你过上好日子的人。”
彩玉若是想结婚,她不会拦着,彩玉不是她,她先前没有结婚嫁人的念头,但彩玉跟她不一样,古代的女子大多都期盼着嫁人生子,年纪大了还不成亲就会收到许多恶意,很少有人能抵住一些流言蜚语与这些恶意。
“我悄悄跟小姐说,其实我不喜欢那人,我觉得他长得不好看。”
“你若是不喜欢,跟额娘她们直接说,反正我们都不会逼你,乌家就是你家,我们都是你的家人。”
彩玉红着眼眶抱住她,乌锦安抚地摸了摸她的脑袋,彩玉自小无父无母,到她们家时又已经有记忆了,打小就没安全感,生怕他们不要她。
以前她不让彩玉叫她小姐,彩玉怕自己连丫鬟都当不了,不能留在乌家,一定要叫她小姐,乌锦知道她初来乌家很不安,便随她叫,再也没有试图纠正她。
彩玉的亲事瞧来瞧去都不满意,暂时又搁置下来。
京城的天越老越冷,彻底入冬。
一日清晨,乌锦起床盥洗,屋内烧着银炭,始终暖和,谢嬷嬷进来时嘀咕,说前几天还没那么冷,今儿一下子就骤冷。
“乌姑娘,四阿哥已经回京了。”
乌锦顿时清醒,这么快就回京了,这日子过得真快,果然快乐的日子就是过得快,不知不觉已经过去快两个月,她问什么时候回京的。
“应是昨日回京。”
乌锦也不能拦着不让四阿哥回京,只是想到自己又要面对他,她就没来由地心烦,她坐在临窗的铺炕上,望了望窗外。
瓜嬷嬷提着膳食进来,一一拿出放在炕桌上。
“乌姑娘,趁热吃,都是乌姑娘喜欢吃的。”
乌锦这才收起烦闷的思绪,开始用早膳,只是一大早,她并没有什么食欲,吃个半饱就让瓜嬷嬷收拾了。
既然四阿哥已经回京,她便没有回家,老实待在宅子里,省得他又生气。
本以为他刚回京,不会那么快过来找她,结果刚过午时,乌锦刺绣绣得太久,擡头缓缓眼睛时就见到来人,他披着狐皮大氅,头上戴着羊皮毡帽,站立在眼前,不知何时过来的。
她硬扯出笑容,问道:“爷什么时候过来的,走路怎么没声,爷是昨日回的京城吗?外头冷不冷,先暖暖手吧。”
她把暖手炉递过去。
“前天回来的。”胤禛接过暖手炉,坐在炕几另一边。
乌锦也顺势给他倒杯热茶,见他裹得严实,想必外头很冷,她就出声道:“爷,屋里热,你要不要先脱掉大氅?”
“又没有人给我脱。”
乌锦一听这话,站起身给他除去狐毛大氅,顺带把他的毡帽拿掉,半跪在他身后给他揉肩。
“爷想吃点什么吗?这会正是用午膳的时辰。”
“不饿。”
“那吃些水果吧,爷出行两个月想必舟车劳顿,刚回来不想吃那些膳食,这冬枣挺甜的,还有这山楂,酸甜酸甜的吃着能消食。”
胤禛往后看她一眼,笑道:“你什么时候成集市上的水果摊贩了。”
“我是真心觉得好吃,想让爷尝尝。”
胤禛心道他还能缺这些吃的,她这里有的,他那里肯定也有,不过见她这般热情,他还是拿起一个冬枣尝尝,边吃边问她这两个月都做了什么。
“我还能做什么,无非就是刺刺绣,去铺子那边忙活,在宅子里等着爷回来。”
“你倒是乖巧。”
乌锦趴在他后背上,也不知他说她乖巧是何意,反正这人有时候说话阴阳怪气的,她也懒得去探究,他刚回来,她不想跟他闹僵,顺着他总归好一些,省得他旧事重提,又开始翻旧账。
“爷,既然你不想用膳,我们做别的吧,我很想爷。”
“怎么个想法?”
“日思夜想。”
胤禛轻笑出声,把冬枣核放下,没擦手就转过去擡起她下巴:“乌锦,这世间就属你最会说好听话。”
以前他还信三分,现在他得提醒自己一分都不能信,不然自己可没有第二条命可以嚯嚯。
乌锦直接亲他的薄唇。
胤禛也没有拒绝,手顺势搂着她的腰,两个月没过来,他也想得紧。
“乌锦,你是属于没良心的。”亲完后,他还是忍不住说一句。
乌锦没理他这句话,她擡手将他剩下的衣物脱去。
胤禛见她有些等不及,一把将她抱起,直朝床边走去。
事后,乌锦让谢嬷嬷端来一盆热水,她自己简单擦拭一番,很快重新穿好衣服。
瓜嬷嬷将避子汤端过来,乌锦喝着觉得跟之前喝过的避子汤有点对不上味,她便问了一句:“这避子汤怎么变味了?”
瓜嬷嬷回道:“是先前的药方抓的药都熬完了,周太医另开的药方,有几味药不一样,熬出来的汤药味道也不一样。”
乌锦才不疑有他,继续喝下去。
四阿哥还没走,乌锦喝完后回头看他,再次问他想不想在这里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