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第156章案首
“沈郎中?”
“大人?”
户部尚书鬼鬼祟祟地靠近沈乘月,压低了声音:“你没作弊吧?”
“大人您能不能盼我点好?”
“好好好,没作弊就好!”尚书绕着她转了两圈,“县案首,厉害啊!真想不到你还有这等本事!”
县案首就是县试中的头名,在刚刚出炉的县试结果中,沈乘月力拔头筹,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案首。
“大人谬赞了。”沈乘月谦虚道,县试过了,后面还有院试、府试、乡试,通过了乡试才能取得个举人功名。得了举人,才能考进士,通过会试、殿试,方能取得站到金銮殿下的资格,堪称是过五关斩六将了。
县案首其实算不得多稀奇,每县每届都有一个,如今朝中百官,随便举一块大石头砸下去,十人里至少也能砸中三两个县案首。
但对于尚书而言这显然已经是意外之喜了:“你仅靠几个月时间准备就夺得了县案首,期间甚至还没耽搁贸易,简直是天纵奇才!怎么什么事到了你手里都那么轻松?”
“不敢当,我也曾苦读过。”沈乘月总觉得自己是靠循环作弊,让她比别人多出太多时光,因此不值一提。虽然她付出过的努力是真真切切的。
“既然你有这个本事,那就再往上走走如何?”
“是。”
近几个月以来,百官被皇帝折腾得煎熬不堪,早没心力去应对什么女子科举了,不过他们的确暗自期盼过县试压根没有女子参加,最后这项政令不了了之。直到他们发现自家女儿也夹杂在考县试的队伍里。
对此百官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顽固者有之,罚女儿禁足跪祠堂;开明者有之,支持女儿进取。但最多的还是夹在两者中间,不反对不支持的观望派,将来事情成了可以理所当然给女儿安排更好的前途,事情不成再摇头叹息一句孩子顽劣不服管便是。
总之,县试那一日,考棚前衣香鬓影、贵女如云,晃花了众人的眼。
这的确有效带动了其他人的心思,因为大楚的百姓们普遍有一个共识——有权有势的人家争着去做的事,那一定不是坏事。
门口的搜检官看着这些贵女张大了嘴,半晌才想起要转身吩咐开考前凑齐了几个女子来帮忙,其中一位还是衙门饭堂里的厨娘。监考官被搞得焦头烂额,连声吩咐衙门今年招收几个女衙役备用。
考棚里建有近百个考间,沈乘月坐在其中,隔着青石铺就的甬道望了一眼对面的书生。这个距离,除非眼神天赋异禀,不然是看不清对方在写什么的。
县试的题目大体还是限制在四书五经之内,对沈乘月来讲不算太难,她拿到试卷后,略作思索就开始奋笔疾书,直把周围的考生看呆了去。连监考官都在她周围晃悠了几圈,试图看清她有没有作弊。
沈乘月并没有注意到他的动作,兀自运笔如飞,曾经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如今汇成笔尖点滴,挥墨于纸上,毫无滞涩。
县试的成绩公布后,沈乘月引起了京城中一场小范围的轰动。不管百官对这件事有什么异议,县案首的名次就是最好的反驳。
也许他们此时还尚未察觉,但这个成绩的确有深远的意义,它证明了女子可以参与科举,并且可以力压同场所有考生。
不到一年时间,百官眼中的沈乘月,从救过皇帝,因此混上了一个无伤大雅官衔的五品官,到如今却已经扎根于此,甚至可能还要往前走的野心勃勃的家伙。
这实在是个很大的误解,沈乘月压根没什么野心。得知县试结果的当天,她并没有急着庆祝,而是翻墙进入了红尘里。
第三批贸易已经结束,这次有了百官的资金相助,规模扩大了很多,销路也不再局限于波斯离两国,获益自然也更为丰厚。沈乘月站在红尘里的库房中,看着那一箱箱新运来的白银,不免心动神驰。
“真想把它们堆成山,好让我在里面打个滚。”
云沾站在一边,也开心得合不拢嘴:“库房都快装不下了。”
“不用担心,”沈乘月抚摸着白银,“我会很快把它们花掉的。”
云沾高兴之下,险些忘了自己的老板赚钱如流水,花钱却也如流水。这些银子很快会运到外地,化为更多的投资、更大的产业:“就不能让我多看两日,高兴高兴吗?”
“好啊,下一批让你多看一会儿,工部的船造得差不多了,出海之后,定能赚得更多。”
“这么快?”
“工部那可是举国之力,自然是比咱们造船那会儿快多了。不过他们自己造的船,只用我们现成的航路和人脉,那分成大概要往下压一压了。”
“哪怕是一成,甚至半成,那也是泼天的富贵了。”
“还是得继续保持低调,陛下不会动我们,但难保下一任皇帝不会来宰咱们这只肥羊。”
“我明白,”爬得越高,跌落的风险自然也会随之增大,“对了,还没恭喜姑娘县试得中。”
“说到这事儿,我听说过秀才可以免赋税,”沈乘月托腮,“但我猜咱们这儿的赋税是免不得了。”
“那是免田税,还要限制几十亩以内,咱们就别做梦了。”
“也是,都赚了这么多了,就回馈一下国库吧。”
“听说秀才还有个好处,就是见到县官无需行礼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