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第82章“这个窦绍看来是不能留……
用膳时,小卫儿噔噔噔跑进跑出,叮叮当当的收拾了一大堆。
卫姜捏筷子的手都硬了,窦绍在一旁急忙灭火:“孩子都这样,消消气。”
“娘,我可不可以带小白去?”她举起小白狐双眼眨巴眨巴。
卫姜扶额,深吸一口气,挂上慈母的假笑,咬牙切齿道:“不可以。”
顺便瞪了一眼那没骨气的小狐貍,你的野性呢?你的傲气呢?就这么被个三岁小孩拿点肉给收买了?
卫姜放低声音,和她讲道理:“我们不是去外祖母那里常住,你不用带这么多东西的。”
小卫儿:“可是云表姐她想看看我的小白,她也很喜欢它的。”她低头用下巴蹭白狐的毛脑袋。
“小白去了陌生地方会害怕,说不定它会被吓走的。”
听到小白害怕,小卫儿用力抱了一下,摇头:“那我不带小白去了。”
她把小白狐放到一旁,跑过来摇卫姜的手:“那我可不可以把那些东西送给小妹妹。”
按辈分苏青生的女儿是侄女辈,可小卫儿和她年纪相差不大,习惯了叫小妹妹。
卫姜惊讶,那些可都是她最喜欢的玩具,她竟然愿意送人。
“你真的愿意给小妹妹?”
卫姜是知道女儿的,被窦绍养的格外霸道,她的东西别人是半点也不能碰,宁愿打烂了也不愿意给人。
不止卫姜讶异,就连窦绍都有些惊奇女儿的行为。
卫姜故意瞧了眼外头,调侃道:“真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小卫儿可不懂娘亲这话什么意思。
窦绍抱了女儿,强行为她美言:“我们小卫儿长大了,懂事了,对不对。”
小卫儿搂住爹爹的脖子,狠狠点了个头,笑着道:“嗯,我长大了,我都不喜欢那些东西了,爹爹……”她撒着娇,看向卫姜的头上,“爹爹,我都长大了,那您能不能也给我买那个?”
她指的是卫姜头上的珠花。
这是窦绍昨日带回来给卫姜的,她当时看到了就想要,窦绍告诉她,长大了才给买。
所以她现在把玩具送人,就是想说自己长大了,可真行!
卫姜呛了一下,差点把粥吐出来。
她看了一眼窦绍,好像在说:不愧是你女儿,就说她怎么一下子就大方了。
窦绍无奈:“好,爹爹明日就给你买。”
女儿也和她娘一样,爱美。
卫姜看了一眼女儿那几根头发,连个揪揪都扎不起来,还要戴珠花,实在没忍住笑。
小卫儿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欢呼雀跃,使劲扑腾。
卫姜轻敲了下桌子,父女俩同时安静看向她。
“好好吃饭,还出不出门了?”她板着脸,还是有几分唬性。
小卫儿从爹爹身上溜下来,乖乖地坐到自己位置上喝粥。
窦绍给卫姜夹菜:“真不用我一起去?”
卫姜:“不用,你不是还有一堆事吗?”她噗呲笑道:“我觉得今天应该不会骂多久。”
周琼花都降爵位了,摆明了宫里站她,卫姜挺胸,自己有理她怕谁。
窦绍笑着点头:“行,那我到时候去接你。”瞟见女儿,加了个“们”字。
用完膳,窦绍进宫,卫姜带着女儿去了卫家。
宋氏看到马车那一堆,有些讶异:“怎么带了这么多东西?”
卫姜指了指小卫儿:“都是她要给她侄女的。”
自家孙女招人喜欢,宋氏自然高兴,她抱着小卫儿亲香:“这孩子都知道稀罕侄女了,真是长大了。”
当下决定,明日送几箱笼玩的吃的过去给小卫儿。
小卫儿发现这样能得到更多好处后,小心思一下子就活泛了,变得大方的不得了,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说回眼前,卫姜向宋氏打探襄阳郡主的心情。
宋氏笑道:“母亲瞧着心情不错,正在屋里和人说话呢?”
卫姜牵了女儿的手,脸上挂笑,深吸一口气擡脚进屋。
……
窦绍特意提早来接她,不过卫姜看着心情还不错的样子,应该是没怎么挨训。
“快快快,回家,我有事跟你说。”卫姜一脸的兴奋。
回到家里,先把女儿安顿好后,卫姜就把窦绍拉到来内室。
“你猜,我今日发现了什么?”她一脸你肯定猜不到的表情。
窦绍如她愿地摇头:“猜不到,你发现了什么?”
卫姜招手让他靠近,“长公主二十多年前曾和一名北蒙男子过从甚密。”
看他不相信,卫姜道:“是娘亲眼所见。”
二十多年前,北蒙和中原的关系还不错,先帝打人家圣物的主意,对他们很是宽厚,北蒙不但派了使者过来,就是国中的不少贵族也来过京城学习交流。
窦绍不是相信,只是觉得奇怪,为何这事宫中好像都不知道,若是他没记错,长公主那个时候快要和周驸马成婚了吧。
卫姜觑了他一眼:“自然是没人知道,我娘说南康长公主隐瞒身份又避开了人,就连那外族人也以为她是京城贵族小姐,两人经常约在城外佛寺道观见面,只怕没几个人知道。”
“外祖母病重,娘也是去城外道观上香祈福时偶然看到南康长公主和那个北蒙人一起游玩,看起来交情还不错,有说有笑的。”
那时候南康特别爱找麻烦,襄阳郡主怕惹事就避开了他们,但也留了个心,特意让人查了查那男子的身份,只知道应该是北蒙贵族。
卫姜对窦绍道:“你不是说毒源自北蒙,会不会就是那个人给的,长公主想要用此毒杀皇上,然后毒酒又被康王喝了。”
想到这个可能,卫姜打了寒战,那这长公主可不是一般的狠人啊。
还是那句话,都是猜测,“还是要拿到证据才行。”
“秀水村那边也有消息了,确实如那个妇人所说,曹贵还有一女。”窦绍道
锦衣卫找到那女子,据她所说她和弟弟也是最近才相认,她很小就被卖到了夫家,两家是远亲,那时夫家日子宽裕,还常接济曹家。
但十四年前遇到大灾,曹家沟的日子不好过,秀水村也难,曹贵一家本想投靠女儿婆家,谁知对方也难,后来曹贵便带着妻儿跟随别人准备逃难去辽东。
秀水村基本上都是佃户,又因为有贵人援手,日子能熬,也就没人走。
两家人就这么分开了,后来又听说一家自都死了。
直到一个月前,有人上门寻亲,说是曹贵的儿子,来找姐姐。
来人年纪对得上,还能说出小时候的事情。
他听说姐姐生活艰难,还给了一大笔银子。
“他姐姐确实对他的事情一无所知,锦衣卫查到他姐姐长女病弱,需要常年吃参,家中为此已经掏空了家底,听说她公婆和丈夫原已经准备放弃这个孩子了,但有了弟弟这笔银子吃参就不怕了,而且她丈夫最近还被田庄的管事看上,被安排进了长公主的庄子里做事,一家子生计是不愁了。”
“这么巧,一个小太监哪来的这么大一笔钱。”卫姜发出疑惑,宫里太监的日子可也不好过。
难道这是一场交易,曹二替人下毒,从而换取姐姐一家无忧。”
曹二小小年纪进宫,受人欺压是肯定的,他定然更加怀念之前宫外的温馨日子,亲人都死了,他只能麻木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