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记仇权宠加身,锋芒毕露。
十月初八,桂花飘香,秋意正浓,圣驾动身返回长安。
回程的几日,姜令音频繁进出圣驾,引来了诸多人的侧目。
一来二去,随行的官员都知道了她的身份。
不过,他们的注意力大多放在了“绥安侯府姜家”这几个字上。长安城是皇宫所在地,盘踞了数不清的王侯国公、名门世家。
绥安侯的爵位来自于先祖,乃太宗皇帝所封,世袭罔替,已有数百年。姜家不是大姓,但先祖曾尚皇室公主,所以也谈得上与皇室沾亲带故,只是几代下来,已有萧条之势。
因着姜衔玉为皇妃,又抚养了皇长子的缘故,姜家的才逐渐扬名。
如今见又一姜家女颇得圣眷,众人不免道一声姜家真是好运道。至于旁的,却不做他想。
姜令音倒是不知他们这些人的想法,知道了,恐怕也是一笑置之。
她想要的,只有扶喻拥有,也只有扶喻给的起。所以,她从入宫开始,就仅仅在意扶喻一人的想法而已。
众人回到长安已是十月中旬。
众妃在淑妃的率领下在宫门前恭迎圣驾。
近三个月不见,淑妃的脸色比先前憔悴了许多,不知是不是丢了宫权的缘故。
姜令音的视线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便见淑妃朝她看过来。
她的神情有些恍惚,脸上也划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就在姜令音以为她会说什么的时候,淑妃倏然移开了视线,她什么也没说,却好似什么都说了。
姜令音悄然动了动手指,眼底一片晦暗之色。
待回了承光宫,她立即喊来栖笺,“宫里最近可发生了什么事?”
栖笺想了想,摇头道:“祺婕妤病故后,淑妃娘娘被陛下剥夺了宫权,宫里人人风声鹤唳。这段日子,各位娘娘和主子们都各自待在宫里,什么事也没发生。”
“不过淑妃娘娘这段时日病了,请了好几次太医,前两日,章夫人还递了牌子进宫探望淑妃娘娘。”
姜令音挑眉,“此事是何人应允?”
章夫人有诰命在身,淑妃又是正二品妃位,二人相见并非难事,但——淑妃没了宫权,若是召见章夫人,或是章夫人请求入宫,都需要经过掌管后宫之人的同意。
故而姜令音有此一问。
此事应当让她和顾静姝知晓,偏偏她们当时不在后宫。
栖笺没想到她这么警觉,立即笑道:“是陈尚宫。”
又道:“先前一直是陈尚宫协助淑妃娘娘。”
所以,这个意思是,陈尚宫和淑妃交情匪浅?
这对她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姜令音垂眸思量须臾,又问:“魏选侍那儿如何?”
魏选侍就是先前的琼贵嫔。
栖笺道:“魏选侍被降位后,闹腾了好些日子,等祺婕妤病逝后,不知怎的,就安分了下来,一直到今日,也不曾有什么动静。”
姜令音稍稍意外了一下,又不觉得有什么稀奇了。她将宫里的情况了解完之后,用过膳,正准备看会账簿,便听喜盛来报陈尚宫求见。
姜令音看了眼天色,将人传进来。
陈尚宫虽年逾五十,但精神健硕。她穿着褐色的宽袖长衫,发髻梳得一丝不茍,一双眼睛乌黑明亮,仿若能洞察人心。
“臣尚宫局尚宫陈氏给昭仪娘娘请安,娘娘金安。”
在姜令音面前,她恭敬的姿态却与常人无异。
打见到此人的第一眼,姜令音就觉得是个硬茬,她有心试探,便温声唤人奉茶:“尚宫大人不必多礼,先坐下吧。”
她一擡手,纤苓立即为陈尚宫斟了一盏茶。
“娘娘折煞臣了,当不得娘娘大人二字。”陈尚宫拱手一礼。
姜令音笑笑,不可置否。
待臀部沾了半个交杌后,陈尚宫用余光扫了一眼四周,只见殿内的宫人有条不紊地做着手上的活儿,她心里有了底,眼前的主子没有屏退左右的意思。
在不曾见过令昭仪前,她听到过不少关于这位娘娘的传言,但这一见,却更让她明白一个道理:谣言不可信。
知晓尚宫局归令昭仪管理后,底下的女史们都有些焦躁和不安,亦有不少抱怨,无他,令昭仪太过年轻了。这一路走来,她也太顺遂了。像她这样的年纪,总喜欢意气用事,偏偏她如今颇得圣宠,后宫之中无人制衡。
可一旦她犯了错,底下的人都将会遭殃。
她们不想受牵连,便都想着日后对她睁只眼闭只眼糊弄过去也就罢了。
她倒是没有过早下定论,可心里也是犹豫的,然而叫她意外的是,陛下一回宫,就让御前的人来给她传了口谕,让她来拜见令昭仪。
陈尚宫从前就是太后扶持上位的,陛下也可以说是她看着长大的,她了解陛下的性格,且陛下从前一贯不插手内廷之事。由此可见,陛下对令昭仪的重视。
所以,她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来拜见令昭仪。
“昭仪娘娘,尚宫局是……”
陈尚宫不卑不亢地将尚宫局处理的事务一一解释了一通,末了,还将账簿奉上。
“请娘娘过目。”
纤苓将账簿放到姜令音的手边,退到了姜令音的身后。
她不着痕迹地瞥了眼神态恭谨的陈尚宫,心头愈发沉重。
陈尚宫如此态度,已有亲近和教导之意。
她从前,也是这样对淑妃娘娘的吗?
她不知道,但她总觉得陈尚宫不该如此迫不及待地来承光宫。
姜令音随意翻看了两页,重新望向陈尚宫,语气不明:“除此之外,陈尚宫可还有什么事要告诉本宫?”
她不是察觉不到陈尚宫对她温和尊敬且谨慎的态度,所以,她打算再试探一番。
陈尚宫有一刹那的怔愣。
她看着眼前笑意盈盈的女子,脑海里的思绪翻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