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天禄阁(一)他不要面子的吗……
刘邦看着戚夫人梨花带雨的模样,戚夫人话越说越荒唐,他是一点兴致都没了,他擦拭着美人眼角的泪,“爱妃,此事朕会慎重考虑。你先回去休息吧,莫要太过忧心。”
戚夫人也是疑惑,但起身告退。“陛下,妾身告退。您也早些休息,莫要太过劳累。”
刘邦目送戚夫人离去,他坐在殿内,望着窗外的夜色,思绪万千。
他最后还是放弃了,戚姫对上皇后,他怎么看怎么像往虎口扔小白兔,如意还太小,只有四岁,他同意百官也不同意啊。
刘邦丝毫没觉得戚姫的野心有什么问题,只是觉得她能力不行,对有了如此志向的戚姫依旧没训斥,让戚姫真的认为。
她可以,她三言两语就可以让她儿子成为太子,日后她成为这帝国的主宰。
做梦都不带这么做的,偏她认为,这世界就是这么简单,毕竟她要什么东西,跟刘邦撒撒娇就有了,实在不行哭一哭,总是能得到的。
就是这样她的野心无法遏制的燃了起来,成熊熊大火,最终把自己烧得体无完肤。
韩信被关入大牢已有三天,整整三天,硬是没人求情,刘邦就尴尬了,你们怎么回事,能不能给点力,大臣们不求情,他怎么顺水推舟的放人,总不能他抓了人,又自个去把人放了吧?
这不出尔反尔吗?
他不要面子的吗?
倒也不是不给面子,韩信这人怎么说呢,没人与他交好,他与子房魏倩走得近,但告他反的人是魏倩。
子房很道系,他已经开始与黄石公一道修仙,不问俗世了。
萧何与他没来往了,是这么回事,韩信往哪打,萧何往哪运粮,后勤给的很足。但韩信时不时就玩心跳游戏,他见死不救过,他想自立为齐王过。
完全没考虑过推荐他为大将军,又一直给他输送后勤的萧何,他要是自立了,萧何成什么了?资敌?
更何况韩信还抢功,他的功绩,哪怕他一个人占50%,汉营将士萧何后勤也能占50%吧?没有一个完美的团队,韩信他拿头去打天下,这些团队都是汉军,听曹参周勃樊哙的指挥,不然为什么刘邦窃个符兵马全拿走了,韩信的嫡系部队都能带走。
他们为了大业听韩信的指挥,但不代表就是韩信的人马,包括后来招的攻齐兵马,他也是打着汉旗,他当时就算自立,这些汉旗下的兵肯吗?
但韩信就是明明白白说了,他为汉室打下半壁江山,封个齐王怎么了?
好好好,天下全是你打下的,战场上死的都是该死的。
再加上刘邦封侯不裂土,给户不给治理权,他们也是头一次当侯,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个玩法,但韩信的封国明明白白摆那,这对比差太大,他们很难平衡。
凭什么啊?
合着他们全成全了韩信的功业,他们就是陪跑的是吧?他们攻城先登夺地算什么?
他们的功劳搁一边就算了,萧何对他够意思了吧?结果呢?
月下去追,压下命保他为大将军,萧何把他放心里,他把萧何摆战车上。
这也就罢了,萧何对他恭敬行礼他就硬受了,自认二把手,你们这些都是刘邦的小弟,但他是二把手,刘邦死了他上位。
就离谱。
然后萧何在打仗时就非必要不来往,一封书信也没有,韩信逢年过节也想不起人家,立国之后萧何更不搭理他了。
魏倩觉得,她完全理解萧何对吕后出主意,带着韩信入死地,这再不动手,他万一莫名其妙被牵连,萧家人口不是数字,是他活生生的家人啊。
就算不至于有生命危险,那儿孙前程要不要?他与妻子情深义重,妻儿的前程当然比狼心狗肺的韩信重要。
韩信自己是孤儿,怎么作都行,反正没有一点后顾之忧,其他人不是啊,李左车都早就跑了,免得惹祸上身。
朝堂人看在眼里,生怕跟他扯上关系,他们敬重韩信赫赫战功,但他的战功是他的,关他们什么事?
他们自己还不平着呢,他们硬是给刘邦闹了一个月琐呐。
可谋反是死罪啊,他们不劝刘邦不能轻飘飘揭过吧?那以后不是想反就反?但要他杀韩信,他并不想,他其实还挺喜欢韩信这种德性的人。
他就是喜欢心性单纯的人,比如沛县一众人里,卢绾最没用,但他就是与卢绾关系最好,周勃也是,他也挺纵容。
后宫那么多聪明女人,他就喜欢戚夫人,其他的他都难记住人名字。
韩信也是属于这一类,韩信还属于没心没肺加强版,其实封王第一个就是韩信提出来的,但刘邦气归气,杀心却全给了彭越英布,人心就是偏的。
难道他不知道戚夫人这么爱他是为了荣华富贵无上皇权?不然还能爱他年龄大吗?人都有私欲,真爱至上为什么刘肥都六七岁了他不肯娶曹氏?而吕公一提婚事他就应了,还与曹氏断得干净。
他有私欲野心,那么韩信有,戚姫有,很正常,各凭手段罢了。
他们明明白白写在脸上,总比让他猜来猜去的舒坦,玩弄人心他很擅长,哪怕陈平浑身是心眼子,他也能把握住,可他更想念沛县时不必玩弄人心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