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沈聿宁
大雨倾盆,行人匆匆。闲云楼人满为患,难得来了位百晓生,楼中茶客都觉得新鲜热闹。
“听闻一月前,妙手飞贼命丧拂雪山庄。”
“两柄柳叶刀尽断....”堂中老先生高深莫测地摇了摇头,他胡子一翘,探头问楼中客人,“诸位可知为何?”
在座的都是平头百姓,哪里懂那么多江湖事。
小二见缝插针给老先生端来一碗润喉的茶饮,众人都被他吊起了胃口。
有人等不及,“先生你就说吧。”
大家附和,“说吧,说吧。”
凭着老先生的嘴上功夫,掌柜的算盘噼里啪吧敲个没完,楼里的饮子糕点都快卖完了。这也多亏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街角的说书先生才进了闲云楼。
楼外雨势减缓,堂中老先生一拍堂木,众人也跟着收敛了声音。
鬓发斑白的老先生抿过一口茶水,缓缓道:“传言丹州的天都山上有一种神仙药,名唤雪枯。这雪枯草生于雪山之巅,唯有冰雪消融才能露出真身。又因天都山终年积雪,凶险异常,从来没有真正的化雪之日,所以这雪枯在在丹州分外珍贵,是难得的神药。“
“在座的各位都知道妙手飞贼来去无踪,神出鬼没,是个常年都在通缉榜上的人物。”
“江湖上说拂雪山庄里藏着一株雪枯,”
神仙草,众人也是第一次听说世上还有这种东西,席间不由有人两眼发光,“老先生你说雪枯草珍贵,那它能治什么病呀?”
老先生眯着眼睛,两手一摆,“小老儿也不清楚,可能包治百病吧。”
底下的茶客又纷纷摇头,“该不会是骗人的吧。”
“骗不骗人,我可不清楚。”老先生捋着胡子微微一笑,接上文道:“是宝物就会遭人惦记,何况是大名鼎鼎的飞贼呢。但人心不足蛇吞象,江湖一山还一山高,妙手飞贼是因盗药命丧于楚寒刀之手。”
当飞贼的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只可惜一翻船便赔上了性命。
老先生啧了一声,不由慨叹道:“听说两人交手时,是天地为之色变呀。”
众人纷纷交头接耳,之前还不觉得说书人夸大其词,一听这天地为之色变便知道他老人家话里掺了水份,恐怕那雪枯草也没有包治百病的功效。
沈难和叶婵一进门也听到了妙手飞贼和楚寒刀的故事,小二上前将两人迎了进来,轻声问:“客官想喝些什么?”
沈难环顾四周,“有包房吗?”
堂中间人满为患,小二不好意思道:“客官不巧,今日的包房都满了,您看窗边还有位子可以赏雨,坐在那里可以吗?”
叶婵看着堂上的老者觉得眼熟,沈难以为她听得津津有味,随即应下了小二。
堂上的老先生忍不住开始插科打诨,“也多亏楚寒刀为民除害,起码在座的各位大人不用担心,还有飞贼来自家偷宝了。”
大家闻言不由一笑,有人捧场,“是要多谢谢他了。”
西北和江南隔了十万八千里,不少人连应天府都还没出过。妙手飞贼常年待在富庶之地,他在民间的名气可比出什么楚寒刀大多了。
沈难和叶婵才落座,楼上包房的姜水趴在窗边掰花生,一擡头就瞧见了小二在招待角落里的新客。
姜水转手递了一把剥好的花生给李清河,“楼主,叶姑娘在楼下。”
屋里的男子衣衫半敞,人前遮掩用的铜面具随意放在手边。纨绔郎君倚着茶几,百无聊赖的李清河嚼着花生,脸上忽然有了兴致。
他嘴角微微上扬起,“去给老先生一些打赏,我有一个非常想听的故事。”
姜水疑惑,“什么故事?”
江湖里就没有烟雨楼搜罗不到的消息,也没有烟雨楼楼主不知道的事情。
可他认为…故事还是要听别人讲才有趣。
李清河招手让姜水过来,悄悄地将话告诉了他。姜水随即出门找了个店小二给了银子,传了话。不一会儿的功夫,楼下老先生便知道了。
堂木又响,底下茶客一惊。
收了银子的老先生精神抖擞,“今日再让小老儿给大家讲讲九年前的拂雪山庄。”
底下又有人问:“九年前和现在又有什么不同。”
老先生的思绪随着故事飘远,“那时的拂雪山庄的庄主还不是楚寒刀,他的师父叫沈让尘,在江湖上也是赫赫有名的侠客。”
“九年前不知因缘故,沈让尘骤然离世,拂雪山庄逐渐分崩离析…”
西北有豪客,残雪埋枯骨。
这便是沈让尘的故事,年少时他也曾游历大江南北,结交了不少好友。影月魔教和青阳宗一战,他亦是不远万里前来相助。
可不知从那一年起,他们的时代开始落幕。
有些人已经死了,有些人还活着,江湖上只剩下了一些真真假假的故事。
“有人说当年沈让尘及其夫人不是骤然离世的,他们夫妇是被庄内的不义之徒杀害的,为的就是拂雪山庄在丹州的产业。”
“在外游历的楚寒刀回师门时,丹州大局已定,有人劝他从此离开西北,安居一隅。”
“任谁都没想到,十八岁的少年凭这一把雁翎刀杀出了用人命堆成的血路。”
那日苍茫大雪,哀鸿遍地。
楚寒刀仿佛是从地狱里爬出的恶鬼,亲手了结了山庄里所有人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