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记得走正门。”
香火兴盛,殿内神佛俯视芸芸众生。
寺里鲜少有江湖人,有些人自知杀孽重,不好搅佛门清净之地。这场大雨拦住了许多香客,素日繁华的地方,冷冷清清的大殿,只剩下了两个人。
佛说,众生平等。
可众生....叶婵垂眸看向跪地的沈难,他久久地跪在佛前是在求什么。
四周宁静,某人眼中的沈难似乎缩成了一团,像极了从前他躲在山里偷偷掉眼泪的样子。那时的叶婵也是袖手旁观,她不会安慰人,也没理由安慰他。
是她亲自将人带到与世隔绝的山外谷。
没有她,他或许不用过这样的日子。
两个无依无靠的人凑在一起,沈难年纪小却比叶婵会照顾人,相伴的那五年....叶婵还得多谢沈难的照顾。
荒芜之地也不是寸草不生,心海生出了些许波澜。
她无法彻底放下从前,也无法完全不顾沈难,所以才会造成如今的局面。可怜的只有一直失去记忆的人,迟来的愧疚拉扯着叶婵的心绪。
江湖飘摇,他有家归不得。
或许李清河说得对,沈难遭受的这一切都怪自己。
叶婵缓缓走到沈难身边,她轻声问:“你在求什么?”
沈难侧过脸,他没有睁眼只是低声说:“我在替师父求愿望成真。”
叶婵敛下眼眸,像是在思索什么。她伸手拍了拍沈难的肩膀,声音如云似雾,“起来。”
沈难听话地从蒲团上站了起来,两人的视线没有交错。叶婵避过他的眼神,她一板一眼地循着沈难方才的动作拜首。
沈难一怔,像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镜,他见她学着自己的模样双手合十虔诚祈祷。
这是叶婵第一次求神佛,为了她徒弟,只求有些事对沈难不要太残忍。
算她一愿还他一愿,来日也可两清。
叶婵擡眸望向庄严肃穆的佛像金身,她心里清楚眼前都是假的,不过求个心安。佛说万般皆苦,唯有自渡,可无奈庸人自扰,他们活在世上都是庸人,谁也不能免俗。
李清河说这里的寺庙很灵,她姑且信他一次,万一他们今日所求成真了呢。
沈难愣愣地看着师父低头,心里陡然生出了难以言说的滋味。叶婵见了李清河后,心情似乎十分不好,今天的天气也不好,这桩桩件件叠在一起,便成了运气不好。
说来他的运气也不好,他们可真是一对苦命师徒。
沈难自嘲一笑,心里忽然又没有那么难受了。
殿外雨后初霁,水洗过的天空没有云絮。暑气消解,空气里泛着一股土腥味,山麓前的人渐渐变多,石阶上的小沙弥也不扫落叶了。
叶婵和沈难一起离开了钟鸣寺。
*
天下楼外,应逐星租了一辆马车在等纪夏出来。他前两日答应过,要带纪夏去见霍昭的,这可不好食言。
纪夏轻快地上了马车,她从里面探出头问:“应大哥,我师父是怎样的人呀?”
“她呀.....”应逐星挥了挥马鞭,是个古道热肠,孔武有力的剑客。”
霍昭手里的明烛可比他的青霄剑重多了,苦蝉和惊夏使起来最轻盈,这也难怪叶婵那夜用着觉得手腕疼。
马车缓缓行驶在街上,纪夏雀跃地抓着裙摆,她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见到自己的师父了。
水云宫,明月山,那里一听就是一个好地方。还有她的师父,怎么听都是一个大好人。
应逐星昨日去了一趟千金堂,他特意去寻叶婵相助。叶婵没有多说什么就答应了,看在应逐星的面子上,她挺愿意走这一遭的。
毕竟这一路行来,应逐星东奔西走,帮了他们不少忙。
应逐星也没想到自己的面子有这么大,一条绳上的蚂蚱当久了,还是有几分真心的。山外谷避世多年也挨不住这一个月朝夕相处,这叶婵也是越来越有人情味了。
庙会那天,应逐星一见霍昭就看出了她伤重。以往生龙活虎,活蹦乱跳的一个人突然变得安静乖巧,其中一定有问题。
可惜当时叶婵中了蛊,他赶着送人去千金堂,也没时间多问几句。只好放霍昭跟着那个姓裴的走了,后来他替纪夏去求霍昭的时候,才从霍昭口中知道,她身受重伤被困方寸之地。
今日约了叶婵在衙门后头碰面,沈难早早就出门去千金堂寻他师父去了。应逐星不信了,就凭他们几个还救不出霍昭,虽说这一路颇有几分坎坷,但他们这不都安然度过了。
往后沈难和叶婵要去故陵,应逐星要回青阳宗,大家离了应天府便分道扬镳,眼下正好一块救出霍昭,到时候应逐星也可以送纪夏和霍昭回明月山。
如此行事也算妥贴,也不坏了青阳宗和水云宫之间的交情。
应逐星盘算的面面俱到,唯一的缺点就是他们来的太早了,马车都已经到了衙门后墙,叶婵和沈难还不见踪影。
他靠在墙边百无聊赖,纪夏还在车窗边安慰应逐星别着急,他们肯定是有事耽误了。
应逐星也不清楚叶婵那边的情况,他去的那日谢寻安说她伤了心脉不能出手。可叶婵又说无碍,他二人看了一眼,谢寻安又改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