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第64章觊觎
有些时候,佟采薇也会觉得自己冷漠。
平心而论,顺治其实对她很不错了,能给她的都已经给了她,她不知道别的皇帝是什么样子的,在她这里,顺治从来没有摆过皇帝的谱。
他们两个是当寻常夫妻相处的。
如果不是因为她是穿越的,如果不是因为这是大清,如果不是因为顺治是皇帝,如果他们的感情里只有他们两个人。
佟采薇想,她一定会很爱他,也会愿意为他付出一切。
可世上哪有那么多如果。
她低垂着头,眼泪一颗颗地往下掉。
说不清自己是因为难过更多、还是遗憾更多。
顺治只看见了她的手足无措,他笨拙地去给她擦眼泪,又把匣子往她的手边推了推:“收起来吧。”
他其实有些害怕佟采薇不收。
他的心情有些复杂,如果佟采薇不收,说明她心里是有怨恨的——他并非是说她不能有怨恨,只是相对而言,收下这份礼物,对于他来说,他的心里会更好受一些。
佟采薇把盒子收了起来。
顺治眼见着松了口气。
他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但在这之前,他要把和佟采薇有关的事情都安排明白。
“玄烨那里我照旧会带他在乾清宫听政,他年纪小,大约有些事情想不明白,我会慢慢和他解释。”他把每一件事都想到了,“还有你阿玛,你放心,他做的事情我心里有数,这些年他劳苦功高,我不会让他出事。”
佟采薇能说什么?
她其实心里觉得亏欠,但也知道自己不能给的东西太多太多,他对她越好,她越觉得愧疚。
*
朝堂上吵得越来越厉害,正到了白热化的时候,襄亲王侧福晋上了陈情书,列举了大贵妃纠结朝臣的名单,其中大半都是前段时间闹着要处置佟家的人。
顺治怒极,当场将其中为首的两个下了大狱,大贵妃也被软禁在了襄亲王府。
又过了两日,襄亲王博果尔伤重不治离世,大贵妃没了儿子,又自知死罪难逃,畏罪自杀于襄亲王府。
蒙古士气锐减。
景仁宫里,瑾贵人表情微妙:“前些时候我听了些不太好听的话。”
佟采薇:“哦?”
乌苏氏也听说了:“人家都觉得奇怪,为什么乌云珠会上书。”
她是襄亲王侧福晋,倘若这辈子不出意外,一生的荣华富贵都系在博果尔身上,大贵妃和博果尔倒了对她没有任何的好处。
她能这么做,必定是因为有比博果尔更好的选择——流言自此而起,他们都说皇上瞧上了乌云珠,准备纳她进宫。
那些人说的有鼻子有眼的,说是乌云珠之前在董鄂氏那里伺候,被皇上瞧上了,为此太后还打发雷霆,停了命妇进宫的旧例。
瑾贵人委屈:“关我什么事儿啊?我也没瞧出来皇上跟她有什么首尾啊!”
顺治一个月里都未必能有两次去她那里,乌云珠进宫的时间也有限,他们两个能在她宫里碰见的概率比她在宫里头捡钱的概率还低。
她还想着找乌云珠问问情况。
但从博果尔病了以后她便没有再进宫,如今博果尔病逝,她要守灵,当然也没有进宫的机会了。
这会儿宫里头流言四起,也不知道是谁散播的,她们听着觉得奇怪,才来佟采薇这里问问。
但佟采薇一副不想多提的样子:“宫里头的流言还少吗?不必在意。”
她的态度实在让人觉得奇怪,略微冷淡。
董鄂氏和乌苏氏对视一眼,不知道她这是怎么了。
但也没过多久,她们就知道了。
皇上要纳乌云珠进宫。
还说如今是博果尔的丧期,不宜进宫,等过完丧期以后再进宫。
乌苏氏:你人还怪好的嘞。
说这话的时候,她翻了个大大的白眼:“皇上真是昏了头了?什么人都往宫里纳?”
虽然大清有旧例,兄弟的妻妾死了可以重新纳进,但那基本都是入关前的事情了,入关以后,受汉人文化熏陶,这样的事情她们很少听说了。
难怪佟采薇这段时间一直冷冷淡淡的。
乌苏氏瞅瞅不甚在意的佟采薇,心里咂摸了一下。
皇上在瑾贵人那里碰见乌云珠的概率低,在景仁宫碰见乌云珠的概率却要高一点,毕竟皇上来的次数多,倘若要是乌云珠有意,在门口蹲一蹲就能看见顺治。
这日子久了,可不就是你来我往,眉来眼去?
三个小姐妹团都呸了一口,心里多少都有点膈应。
她们常来景仁宫,尚且知道避讳顺治,他在这儿的时候,或者他翻了佟采薇的牌子的时候她们都会自觉不来,怕的就是伤了几个人之间的情分。
哪像现在?
想想都膈应死了。
关键是从前没瞧出来,她们当真以为顺治是对佟采薇好。
总之,乌云珠进宫这件事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且入宫就是贤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