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第七十七章“人可以活得糊涂,但不能……
墨黑的牌匾上,印着三个偌大的烫金字体——允棠阁。
美哉嘉禾颂,允以甘棠诗【1】,谓之允棠阁。
凝神间,马车停了下来。
朱又华此前并未将崔明和院落的具体位置告诉过唐璎,然而当她看到那方牌匾时,便也无需寻找了。
允棠阁是一间商铺,位于闹市的正中心,店铺后头带有一方小院,那小院,应当就是崔明和的住所。
她和姚半雪、田利芳三人临时租住的小院恰巧就在允棠阁的斜对角,两间院子仅一街之隔。
唐璎忍住眸中泪意,方欲下车,一张白色的帕子落到她膝上,轻轻柔软的。
她缓缓擡起头,只见月光下,姚半雪正神色复杂地望着自己,幽寒的眸中倒映着她看不懂的情绪。
“擦擦吧。”
他留下这句话,默然片刻,最终什么也没说,下了车回去休息了。
姚半雪走后,唐璎并未立刻下车,想着和古月姐姐的回忆,不禁有些近乡情怯。
圆月高悬于天,月辉倾洒而下,铺满她的双膝,如柔荑般抚过,亲昵而温暖。
望着那方锦帕,唐璎心中微涩,若非古月姐姐,她的这双膝盖一早便废了。
踌躇间,允棠阁内的烛火次第熄灭。
隔着薄透的窗纸和微弱的烛光,一方美人的侧影跃然眼前,她身姿纤细,背脊瘦削,似乎正弯腰剪着剩余的烛芯。
再不走,店铺就要打烊了。
唐璎心念一动,不再犹豫,上前扣响了门扉。
听见敲门声,美人的身影明显一滞,嗓音也染了些胆怯——“谁啊?”
唐璎一怔,这声音很熟悉,但不是古月姐姐的。
“是我,”她顿了顿,“章寒英。”
须臾,“吱呀”一声响,门被推开了,从里头探出一张平淡的脸,那人见了她似乎十分意外,“章姑娘?”
唐璎“嗯”了一声,隐下心间失望,温和地笑了笑,“九娘,好久不见。”
杨九娘颔首,眸中闪过惊喜之色,亦柔声回道:“章姑娘,好久不见。”
门外的女子一身官袍,身姿纤瘦却挺拔,五官秀致,鹿眸微微弯起,浮出清浅的笑意。
杨九娘从未想过自己还有再见到章寒英的一天。
祖父过世后,她便随家人回了青州,在青州的这两年,父母知她心有所伤,从未催促过她嫁人。
为了养活自己,她便来允棠阁当了凤娘,整日对着机杼和绣品,日子过得寡淡却也松快,时日久了,往昔的伤痛似乎也在岁月的流矢中逐渐消散,如今再见故人,那些沸腾的情绪又被一丝一缕地勾了出来。
寒暄过后,杨九娘将唐璎请了进来。
“你如今做了官,瞧着倒是很不一样了。”
她的目光停留在唐璎的衣着上,看得很仔细,一针一线也不放过。
绿色的官袍,配着乌角带,彩色的???补子,是咸南低阶官员的服饰。
江郎若是还活着,这样的袍子也早该穿上了吧。
杨九娘心下黯然,替唐璎斟了一杯茶,笑言:“章姑娘有什么想买的东西吗?”
顿了顿,又有些羞窘,“或许我该称您为‘章大人’了。”
允棠阁只卖衣裳、鞋袜、珠钗、胭脂水粉之类的女子饰物,章姑娘既当了官,珠翠类的饰品应当很难用上了,若是想寻好一些的织物,她这里倒是有不少。
杨九娘垂下头,江郎一案,章寒英始终有恩于她,她无以为报,除了蜀锦鞋,她还想替她做身衣裳来着,只可惜两年前她有热孝在身,料子尚未选好便匆匆随父亲回了青州,而后一直未寻到机会......
思及此,她腼腆道一笑:“章大人,我来替您做身常服吧。”
唐璎莞尔,“九娘不必破费,我不缺衣物,还有,你唤我寒英即可。”
杨九娘听言虽有些失望,却还是很快接受了她的决定,“行,寒英若有需要,尽管跟九娘说。”
唐璎点头,似是看出了她的失望之色,解释道:“我初到青州,就是想随意转转,并没有特别想买的东西。”
她擡眸环顾四周,忽而被橱窗内一双赭色的绣鞋吸引,同样的鞋履她也有一双,“那是……”
杨九娘点头,“我欲送给江郎的蜀锦鞋。”
她淡淡解释:“江郎过世后,为免睹物思人,我便将这双鞋锁进了箱子里头,本以为这样一来便可忘记……”
她叹了口气,“可初来青州那几日,祖父七七一过,父亲也得了病,我愁得整夜不能眠,对江郎的思念也愈发强烈,为解相思,便又忍不住将那锦鞋拿出来瞧,瞧着它,仿佛就能感受到江郎时时陪在我身边,鼓励着我,如此周而复始,我亦有了重新开始的勇气。”
瞧着九娘抚摸着蜀锦缎面的手,唐璎心下怆然,“能走出来就好,江临若是能见到你如今的样子,想必他在天之灵亦感欣慰。”
杨九娘却摇了摇头,“或许是我自私吧,日子好转后,我对江郎的思念竟也随之减少了,如今日日瞧着这鞋履,除开江郎的忌日外,余下的时候心态尚算平和。”
她腼腆地笑了笑,朴素而亲切,“况且……自我入了允棠阁之后,老板、掌柜的都待我十分亲切,我亦结识了不少凤娘,每日忙碌着,偶尔聊些趣闻轶事,日子过的倒也充实。”
听到“老板”二字,唐璎呼吸一滞,连声音都有些颤抖。
“你们老板是?”
其实她早有答案,允棠阁是她妹妹阿芙一手创立的,总店设在建安的桐花街,将将开业时古月姐姐也曾去帮衬过不少,而阿芙早已去了蜀地,如今她既然能在青州看见这家店,则说明.....
这一刻,唐璎竟觉得有些紧张,嘴唇紧抿,喉咙干涩,眼睫微微颤抖着,仿佛还能听见自己心脏跳动的“咚咚”声。
岂料下一刻,九娘的回答却让令她十分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