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得人心惶惶。
面对如此棘手的局面,皇族宗室们也只能选择明哲保身,尽量减少自己的存在感,以免被卷入这场风暴之中。
此时此刻,所有人都在静观其变,看看先皇会如何处理这一连串的危机。
幸运的是,尽管局势危急,但一切似乎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个令人震惊的真相如同被揭开的面纱一般,逐渐展现在众人眼前——原来,三皇子竟然是先皇在暗中精心培养的接班人!
这意味着,只要独孤家的江山依旧稳固,没有遭受任何实质性的威胁,同时又有一个在权势和各方面能力都出类拔萃的接班人,那么皇族宗室实际上就如同虚设一般,毫无实际意义。
那些皇族宗室里的老家伙们,自然也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跳出来刷存在感。
他们必定会选择隐匿起来,绝对不会对皇上的皇位构成丝毫威胁。
毕竟,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以历代皇帝的手段,他们这些皇室宗族恐怕早就被彻底推翻,甚至可能已经不复存在了。
然而,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
此时此刻,情况变得有些棘手起来。
御史大夫的突然离世,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太尉公的心上,他的表情在瞬间变得异常严肃。
如今看来,皇上暗中培养多年的三皇子,似乎也不过如此,
根本无法担当起重任。
在这种情况下,皇室宗族或许应该挺身而出,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了。
就在这一刻,龙椅上的皇上仿佛被一股巨大的恐惧所笼罩,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着,脸色苍白如纸,原本威严的面容此刻变得扭曲而难看。
尽管他一生心狠手辣,杀人如麻,但面对御史大夫如此决绝的行为,他还是被深深地震慑住了。
过了好一会儿,皇上才缓缓回过神来,
他的双眼布满血丝,透露出一股无法遏制的怒意。
那张原本就阴沉的脸此刻更是如同暴风雨前的天空一般,阴云密布,令人不寒而栗。
皇上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厉声吼道:“把他给朕拖下去!立刻!马上!”
\"......”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金銮殿内回荡,带着无尽的威严和怒意。
“还有,给朕将御史大夫的九族统统夷灭!一个不留!”
“谁要是敢为他说情,就与御史大夫一同治罪!”
“.......”
皇上的目光如鹰隼一般扫视着殿内的文武百官,仿佛要将他们的心思都看穿。
最后,皇上抛下一句“退朝”,
便霍然起身,龙袍一挥,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金銮殿。
他的背影在殿门处渐渐消失,留下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大殿上的文武百官们面面相觑,没有人敢发出一点声音。
他们都被皇上的震怒所震慑,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去触他的霉头。
毕竟,求情就意味着要承受与御史大夫相同的命运——诛九族。
而就在此时,那些保皇派的人们,一个个都面色凝重,如丧考妣。
他们万万没有料到,这位御史大夫竟然如此刚烈,宁死不屈。
皇上刚刚离去,这些人便如同惊弓之鸟一般,纷纷寻找各种借口,急匆匆地离开了现场。
转眼间,原本喧闹的朝堂变得异常冷清,只剩下寥寥几个平日里与御史大夫交情甚笃的大臣。
其中一人见状,赶忙上前,小心翼翼地将太尉公搀扶起来。
太尉公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来,脚步踉跄,仿佛随时都可能跌倒。
他缓缓地走到御史大夫的尸体旁,缓缓蹲下身子,凝视着那张熟悉的面庞。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伸出颤抖的手,轻轻地合上了御史大夫的双眼,仿佛这样就能让他安息一般。
太尉公长叹了一口气,声音中透露出无尽的哀伤和无奈:“你所求之事,老夫也只能尽力而为了。”
“尽力……”
“......”
话语中充满了无力感,似乎对这件事情已经不抱太大的希望。
“国运已伤,回天乏术啊!!!!”太尉公突然提高了声音,情绪激动地喊道。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朝堂上回荡,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凉。
沉默片刻后,太尉公缓缓转过头,看向身旁的人,吩咐道:“派人去请皇绝寺的住持过来,为御史大夫超度吧。”
“之后,寻个风水宝地,好好安葬了,也不枉他效忠朝廷这一世!”
“能做的,只能是这样了!”
\"之后,都别去御史府吊唁了,免得招惹祸端!心中惦念就行!”
“散了,都散了吧!”
“最近大家行事都小心谨慎一点,少外出...别在成群结队了,谨言慎行!”
“......”
他的声音平静而又沉重,仿佛这是他唯一能为御史大夫做的事情了。
留下的官员,面面相觑,随后点了点头:“是!”
“我等一定谨言慎行!”
“只是,这谈和之事,再无回旋余地了吗?”
“......”
太尉公摇了摇头:“注定要和谈!”
“你我不必再为此事多言...”
\".....”
可是.....
有人着急了,赶紧插话。
太尉公摆了摆手:“不必多言,老夫都知晓。”
“等着吧,等着就行,总会柳暗花明的!”
太尉公离开了金銮殿以后,直接回了自己府上。
他的步伐显得有些沉重,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一样,让人感觉他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纠结。
回到府上后,太尉公径直走进书房,关上了门,没有再迈出一步。
他静静地坐在书桌前,眼神空洞地望着前方,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与此同时,一直在暗中监视太尉公的人,也不敢有丝毫松懈。
他们小心翼翼地隐藏在暗处,观察着太尉公的一举一动,直到深夜,才觉得时机成熟,决定去向皇上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