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琼、叶雪、李小伟凑过头去,只见底座上刻着一个篆字:“秦”。
“什么意思?”李小伟摸着脑袋,满头雾水。
“在宋代,并没有形成瓷器底下写款的制度。只有部分瓷器写款,像汝窑的款识一般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甲、乙、丙之类的编号。”陈阳解释着。
李梦琼道:“那另外一种呢?”
“另外一种,就是名人款识!一看到个‘秦’字,在南宋,你们最先想到的是谁?”
李小伟道:“秦桧?”
陈阳道:“对!南宋时期姓秦最出名的人就是秦桧!当时的议和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以秦桧当时的的身份地位,使用汝窑再正常不过了。”
“汝窑从创烧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位居宋代五大名窑之首,由于其工艺精湛、技术群,于宋哲宗元佑至宋徽宗崇宁五年的二十年间,把它垄断为官窑,专为宫庭烧制。”
“由于为宫廷烧制御用瓷器的时间很短。要求甚高,产量有限,存世更少,到南宋时就成为今古难得的稀世珍宝,近千年来为藏家所青睐和推崇。”
说到这里,陈阳微微叹了口气:“当今世界上的博物院数以千计。但能藏有宋汝瓷者不足三十家,而这几家博物馆的馆藏汝窑传世物总计亦不过上千件,早在明清时期,民间即有‘纵有家财万贯,不抵汝瓷一件’的口碑广为流传,时至今日,汝窑瓷器价格更是扶摇直上。”
李小伟道:“比元青花瓷值钱?”
陈阳笑道:“不相上下!”
“前几年,散失于民间的一件直径为八厘米的北宋汝窑瓷盘在纽约拍卖时,成交价为二百万美元,而在港岛的一次拍卖中,一件宋汝窑瓷碗以两千万港元易主,这还是四五年前的价格。”
李梦琼两姐弟不禁张大了嘴巴。
“近代的藏家们更是千方百计地寻觅。将收藏一件汝窑瓷器视为终生追求与自豪。”
“而就在去年的魔都一次拍卖会上,一件也是由十几个瓷片修复的汝窑瓷碗,拍出了六百八十八万的高价。”
李梦琼、李小伟姐弟俩目瞪口呆,他们实在没想到,他们手中这堆碎片,这么值钱。
陈阳停顿了一下,继续道:“现在已经证实了的汝窑地址有两个,一个是张公巷汝窑,另外一个,就是宝丰清凉寺的汝官窑,虽然都是汝窑,不过在市场上,北宋清凉寺汝官窑的价格是张公巷汝窑的十多倍。”
“这堆碎片其表面釉色莹润,断面釉内气泡稀疏有致,如果没猜错的话,这应该是一件北宋宝丰清凉寺的汝官窑。”
“它现在按碎片卖的话,价格顶多能够卖到一百万。如果能够修复好了,至少能够卖到一千万。”
“只可惜,我现在还不会修复。”
陈阳叹息一声。
“一……一千万?”李梦琼姐弟俩,惊讶的嘴巴张得大大的,几乎能够塞下一只鸡蛋。
李梦琼现在已经明白,陈阳是古董玩家,否则的话,以他现在的年龄,绝对买不起独栋别墅。
李梦琼喃喃道:“陈先生,你不应该告诉我们真实价格的!”
陈阳微微一笑,他对这个女孩印象不错,也没有必要瞒她。
“我如果现在要的话,顶多给你们一百万!而你们若是找到前辈大师,修复好了,价格一下子至少就会暴涨十倍!现在出手,有点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