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小龙虾
田里的谷子都收回去之后,就要开始一轮抢种,有的人家会再种上一轮稻子,傅家却不想赶这个时间,傅盛打算到十月份再种小麦。
傅家还有一些玉米地,这个时候还嫩着,正是可以煮来吃的时间,再过一个月,就太老了,只能晒干磨玉米粉。
傅一安是个喜欢吃玉米的,他今天一早就戴上帽子去了玉米地。玉米杆子长得很高,人走进去几乎看不到脑袋。夏天穿着短袖,玉米叶子在胳膊上一扫,就能剌出一道血印。
摘了有一篮子,他提着走出玉米地,正好遇到来地里锄草的董洋。
董洋也是他们桃乡村的一户,人很老赖,但是有的很优秀的儿子,叫董威,在985大学读书。
傅一安读书也还不错,大家就总喜欢把他们两个人放在一起说。傅一安倒是不介意,他的确读书不如董威,况且董威这个人也不错,一点也不像他爸。
但是董洋就抖擞起来了,经常在傅盛和张雁面前炫耀自己的儿子,明里暗里还在讽刺自己。
傅盛别的都无所谓,唯独听不得别人说自己儿子的不是。在他看来,我自己生的我都没说什么,轮得到你一个外人多嘴?
于是两家的关系就不太好了。
傅一安也不太喜欢董洋。
他这个人做事很有些无赖,自己老爹之前种果树,他传出好多些话来,说什么催熟啊,不好吃啊,搞得一些不了解的人都不敢买。
你若是自己要赚钱你就自己种树,也没人拦着,他就偏偏要挡着别人赚钱。
董洋站在田埂上,看到傅一安出来喊了他一声:“安子,你暑假在家呢?”
傅一安虽然心里不想跟他说话,到面前还是做到过得去。他说:“是啊,我都回来好久了。”
“你不出去找工作?我儿子都上班了。”
傅一安笑了笑,说:“不出去了,我就在家里开饭馆。”
“那能赚什么钱,我们青山镇也没多少人,再说,谁天天下馆子。而且留在农村多没出息啊,像我儿子,大城市工作,以后回来多有面子啊。”
傅一安面上笑眯眯,心里MMP,他说:“是啊,董威的确有出息。”
说完不再理他,转身就走了。
回到家他脸色不太好,张雁看到问了一句,傅一安把在地里的事说了一下。
张雁说:“搭理他干啥,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以后见到别理。”
桃乡村不大,但家家户户住的不近,也不是每天都能碰到的。
傅一安点点头,他其实很在意的是董洋的另一句话——没出息。
他问张雁:“我没留在城里找工作,你们会不会觉得我这些年的书白读了?”
张雁一愣,然后就像小时候一样摸了摸他的头,说:“儿孙自有儿孙福,我和你爸都相信你。”
傅一安也笑了,是的,别人的话算什么,自己家里人的支持才是最重要的。
傅盛夏天基本都会去河边钓鱼,但是今天他没有钓鱼,而是去钓龙虾了。
他们这边捕龙虾是用的那种捕虾笼,很长的用尼龙绳编织的网子,里面放上一点动物的内脏或者是诱虾的药,晚上放在池塘的靠岸处,第二天早上捞起来,都会收获满满。
这种一般都是捕来卖的,有些爷爷奶奶会做这个,赚点钱补贴家用。
而傅盛是为了自己吃,还是钓龙虾更有意思。
傅一安吃过了午饭就跟傅盛一起出门了,他们拿着简易的钓虾工具来到离家不远的一口池塘边。
钓虾的工具是用树枝绑着鱼线做成的,线尾绑着诱饵,将钓竿插在河岸边,待到有虾上钩,便拔起取虾,然后换饵重新入水。
在河边消磨了一下午,等到太阳西沉的时候,随身带的小水桶就装满了,父子俩不再恋战,收获满满的回家。
龙虾要吃新鲜,虾子一死就不能吃了,所以晚餐就决定是这个了。
傅一安端了个盆坐在院子里刷龙虾,洗了好几遍才罢休。
去掉虾线的龙虾摆在料理台上,张雁把香叶、良姜、小茴香、八角、草豆蔻、白芷、草果、花椒、山楂、丁香、白寇、白胡椒、甘草这些用温水浸泡了半小时的香料拿出来。然后在锅中放食用油和适量的盐,把新鲜小龙虾倒进锅里爆炒至外壳变色盛出来。然后把十三香料倒入油锅中爆香,加入葱段、姜片、蒜瓣、洋葱翻炒片刻后再次加入小龙虾翻炒五分钟。放水与小龙虾齐平,加一罐啤酒,放点盐、酱油和干红椒,关盖炖20分钟后盛出装盘,一道美味的十三香龙虾就做好了。
傅一安迫不及待夹起一个放进嘴里,又鲜又香,小龙虾白嫩的虾肉真的是无尚的美味,他意犹未尽的吮了下手上的汤汁,被张雁打了一下手。
“把菜端出去。”
因为天气热,所以在院子里吃饭,有凉风,点上一盘蚊香,舒适的很。
第二天他要去镇上拿快递,之前在网上买的摄影机还有三脚架之类的东西到了,他要去拿一下。
再加上他要开农家乐,营业执照也是要有的,之前去办理了,刚好一起去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