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监控室里的众人,都是一脸被恶心到的表情。
没道德毁三观的犯人,他们做刑警的见得不少,可不管见过多少这样的人,听过多少奇葩发言,都还是会对这些人的理直气壮以及不去当演员都浪费的演技感到生理性不适。
还是实习刑警,经验较少的王小岩满眼都是嫌恶地说道:“虽然这卢志洲是个残疾人,可我不管作为一个警察还是作为一个男人,都非常想要揍他一顿,这垃圾简直自我感觉良好到臭不要脸地步。”
“我劝你最好还是三思而后行,做警察就要有自己是警察的自觉,我们是纪律部队,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一言不合看人不顺眼就要动手,那跟混混有什么区别。”黄正启擡手就给王小岩一个爆栗,“好好背警察守则,不然下一个被投诉漠视人权暴力执法的人就是你了。”
王小岩也知道黄正启说的没错,可他就是觉得有点不忿,道:“对一个杀人犯讲什么人权啊!人权是为了保护好人和弱者,跟这些犯了罪的人讲人权,不觉得很对不起那些受害者吗?”
“作为你的前辈,我劝你最好赶紧抛弃掉这种想法。”黄正启严肃道,“如果执法者本身都无法做到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人,那司法机关公信力何在?我们警察要做的,是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罪恶,保护好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是凭个人好恶和一时上头的热血去审判抓回来的嫌犯。就你刚刚说的话,都该回警校重新接受思想教育。”
“我知道不能随便给嫌犯定罪,可像卢志洲这种人……”
“每个人都有基本的人权,无论他犯了什么罪;你在警校的时候就该学过,保障犯罪者的人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避免出现过去因法律法规不完善而出现的刑讯逼供、非法取证等所导致的冤假错案。”站在监控室显示屏前的沈藏泽厉声打断王小岩,道:“你可以嫉恶如仇,但你更应该清楚警察跟一般人的区别在哪里。尊重人权的意识如此薄弱,你有什么资格以警察自居。现在立刻出去写检讨反省,今天之内交上来!”
尽管背对着王小岩,然而沈藏泽声音里透出的严厉和威压让监控室里几个较年轻刑警都不禁心下一震,王小岩更是当即噤声再不敢有半个字的反驳,见到黄正启拧眉朝自己摇摇头,王小岩也知道自己刚刚确实思想态度不够端正,虽然很想继续留下看傅姗珊审卢志洲,但也只能闭紧自己的嘴巴低头离开监控室。
“沈队,我看现在就想从卢志洲嘴里审出东西来,就算是傅妹也够呛。”黄正启对傅姗珊的审讯能力有信心,然而这卢志洲显然就不是省油的灯,没那么容易被他们突破心理防线。
虽然现在有周力勤和方惠君的口供,然而他们到底还是缺乏决定性的物证,从一开始,把卢志洲抓回来进行审讯就不是一件容易得事,所以沈藏泽才会让经验丰富的傅姗珊打头阵。
依照目前的情况来看,这卢志洲的确也跟他们推定的一样,会演,能言善道,是个计划性极强心思缜密很稳得住的嫌犯,轻易不会露出破绽。
沈藏泽偏过头,看向坐在桌子前一直保持沉默没有太大存在感的林霜柏,问道:“你怎么看?”
“大多数案例中,利用情感进行犯罪的人情感上都趋于淡薄,以卢志洲目前的表现来看,他是个相当自我中心,甚至可以说是过度自信,并且已经将犯罪合理化的多次犯。”林霜柏说道,从审讯开始到现在,他一直都在观察卢志洲,到目前为止,卢志洲始终没有表现出半点悔意或是罪恶感,“人是一种会趋利避害的生物,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具备正常判断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了解社会道德观,也有基础法律常识的成年人,除去激情犯罪的情况,计划犯罪一般都是在经过心理抉择后,认为犯罪带来的利益远比守法更大,又或者犯罪行为能给行为人带来正常情况下无法获得的巨大心理满足感。”
多次犯对待犯罪的态度跟初次犯并不一样,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拥有正常认知的人在初次犯罪前后,都会陷入到一定的心理障碍和矛盾中,因为他们明确知道,自己所做的是触犯法律的错误行为;然而一个重复犯罪的多次犯,会自动把犯罪行为合理化,随着次数的增多而将犯罪行为视作合理且是处理解决问题的最佳解决方式,甚至逐渐将犯罪行为视作自己生活中很正常的一部分。
换而言之,多次犯不会认为犯罪行为是错误的,而会认为自己所作出的犯罪行为是必然会发生的事。
对卢志洲来说,利用情感从比他年长的女性身上获取财富,在物欲等方面获得满足后将人杀死,接着寻找下一个目标重新开始,就是他生活中必然存在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