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铁他们来到闻名已久的黄鹤楼,这里已经不是唐朝传闻的酒楼旧址,而是因为修建长江大桥迁建后的重建。
黄鹤楼位于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
三国时期黄鹤楼只是夏口城一角了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宴必于是”的观赏楼。
周铁有幺红带着,他们受到优待,从角门进去不用买票。
黄鹤楼这里的传说扬名,很大程度依赖于小学课本上面的诗句。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两代人都从小看课本,被逼背过古诗,当然印象深刻。
黄鹤楼的第一层大厅的正面墙壁,就是一幅表现“白云黄鹤”为主题的巨大陶瓷壁画,而且还悬挂着硕大的八角宫灯。
周铁他们享受贵宾待遇,还可以避开熙熙攘攘拥挤排队的人群,乘坐电梯直达顶楼,就可以远眺长江和不远的大桥。
“咦?你说,当年真的有仙人造访,也是黄鹤翩翩起舞,然后仙人就乘鹤而去吗?”苗青青迎风站着,目光凝视远方。
远处的长江浩浩汤汤,机船鸣笛而过,早就没有了古意。
黄鹤楼的跨鹤之仙的传说,最早出现在南朝科学家祖冲之的笔下。《述异记》中记在“驾鹤之宾”。
鲁迅也凑趣,《古小说钩沉》里有记载传说,说是此地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能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
过了十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跨上黄鹤直上云天。
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类似的传说,其实八仙当中也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