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她的策略有问题,而是特勤局里有内鬼。本来要上飞机的李茉解决了身边妖怪假冒的特工b,赶往特勤局调查出来的妖怪窝点,在这些调查员团灭之前力挽狂澜,捣毁窝点。
新版的剧情梗概差不多就是这样,后续可能还会调整,但也只是在具体的情节上进行优化,大框架的情绪转折不会再变。
总编剧客气地问了凌穗岁的想法,凌穗岁微笑,表示自己对这个框架没什么意见。
她相信这些经验丰富的编剧们在商业片的叙事节奏上比她专业多了。她来参加会议是为了多听他们的想法,如果要发言,那只会在她有信心的部分。
她问:“比起我最开始收到的剧本,好像这版的悬疑推理线被砍掉很多”
是的,总编剧向她解释,他们一开始想做个超英+推理的项目,争取把这两个元素结合在一起,给观众更多新体验。李茉发现问题是妖怪,以及推理出谁是内鬼的过程,其实可以更复杂一点。
凌穗岁之前收到的是剧本大纲,他们确实按照大纲写了这一版故事,但结合的效果并不好。修改过三次后,迪兰德那边就彻底否决了。
原来负责写推理线的编剧,今天都不在会议上。他们的线被砍掉,自然争取不到这方面的话语权,毕竟在座的每一位都是行业精英。
凌穗岁也觉得搞融合的效果未必是1+1>2,还有可能两头都不沾。她对推理线的兴趣不大,因此也没有什么特别遗憾的心情。
不过,她倒是不介意拍一部悬疑推理片——如果有好剧本的话。
凌穗岁继续听他们讨论剧本,余光看了眼手机屏幕。没有新消息。
坐在她旁边的编剧露出了然的表情,她知道凌穗岁在等什么。这会伯班克的时间是上午,但柏林的时间是晚上,这会电影节的颁奖礼应该开始了吧
了解过颁奖流程的都知道,越晚得知消息,可能意味着消息越好,毕竟大奖都要留到最后;但要是消息迟迟不来,就该让人担心到底有没有了。
凌穗岁已经听到他们在讨论电影的情节,具体到台词和表情的那种。她认真地听着,偶尔会给点意见,但她从来不会当面驳斥他人,即使是不同看法,她的语气也很委婉。
这无疑让众编剧松了口气。总有人说凌穗岁很难聊,现在看来也就那样吧,她不是挺好说话的吗
但这种庆幸没有持续太久,因为凌穗岁只是情商高,说的话让人感觉很舒服,但不代表她会在内容上轻易让步。
这么说吧,如果凌穗岁的固执是错的,编剧们顶多觉得要想办法把她忽悠过去,但偏偏她说得又有道理,至少有所根据,编剧们就不得不疯狂运转大脑,要么被她说服,要么把她说服。
——这两件事发生的概率都不高,最常见的情况是先记录下来,之后再讨论。
天哪,同行说得没错,她确实很难聊!而他们每次聊完,又都是在给她喂经验值,下次见面的她肯定会更难搞。
但要是问编剧们,想不想和这么难聊的演员合作呢……这就让他们纠结万分,咬牙切齿,又爱又恨了。
别人问起,是肯定要劝退的,问到自己,这个头怎么就自动点了呢
凌穗岁聊到兴起,都没顾上看手机消息了。还是某个网速快的编剧收到新闻推送,在凌穗岁即将开启下一轮发言时恭喜她。
“林赛,你主演的作品获得金熊奖了!恭喜你!”
这句话就像是在讨论会议按下暂停键,编剧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向凌穗岁表示祝贺。
金熊奖可是柏林电影节的最高奖项,设身处地一下,《嫁不出去的姐姐》能获此殊荣,任何一个主创听到都会很开心。
凌穗岁也打开手机,她在微博上看到了举着奖杯流泪的严思菱,她已经上台领奖了。考虑到这类新闻推送的即时性,估计严思菱这会还在念获奖感言呢。
她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笑容都轻快了几分。
“谢谢大家。”凌穗岁向众人道谢,“那我们接着讨论李茉的这句台词,我认为……”
编剧们:……
她真是好强的情绪管理能力,想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