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面的地方很大,起居用具一应俱全,归雪间坐在靠窗的软榻上,不用掀起帘子,也可看到窗外的景色。但在外面只能看到一团缭绕模糊的云雾。
连一个窗帘都是灵器制成的。
于怀鹤在外面停留片刻,在地图上为山骢指明今日要去的地方。
等他进来,归雪间忍不住问:“租这个是不是很贵。”
而山骢已经迫不及待要上路了。
它原地踏了两步,助力向半空奔去。
归雪间没坐过这样的车,他很轻,车子晃了一下,身体一歪,被于怀鹤接住。
于怀鹤撩起归雪间鬓边的一点碎发:“还好。”
时间不赶,山骢跑得也不快,以稳当舒适为主。
一路上走走停停,两天时间,路过了三座城池。
第三天,两人歇在了堰城中。
这是一座水下之城。书中记载是仙人手笔,千年前魔族势如破竹,闯入修仙界,仙人布下阵法,倾全城之力,将整座城池颠倒过来,地下湖翻转到了地面,而原来的城池则被掩盖在了湖泊之下。
魔族大军入境,果然忽略了这座湖泊下的城池。
后来第一魔尊被封印,魔族溃不成军,这座不见天日的城池本该荒废,却又成了水系法门修士的好去处。
在此定居的修士不胜枚举,却没有推举出个城主出来。唯一要做的就是定期修缮阵法,注入灵力,防止阵法失效,整座城池彻底崩坏。
归雪间和于怀鹤坐在高楼之上的观景台上,一抬手,手指便穿过一层毫无阻碍,似乎并不存在的薄膜——但它确实存在,将城池与湖泊隔离开来。
人不是鱼,水系修士也不是,不能真的在水下生存。
日光穿透湖水,落在两人的脸上,水波也随之荡漾。
归雪间接过于怀鹤递来的茶,问:“你还记得我之前和你说过的海底城池吗”
几个月过后,归雪间终于能坦然面对自己被书骗了,还讲给于怀鹤听的事了。
当时他还恼羞成怒来着。
于怀鹤点头。
茶水很香,温度也很适宜,归雪间喝了一口,若有所思道:“现在想来,是不是就是从堰城编的”
看来写书的人也不是凭空胡编乱造,还是有些依据的。
于怀鹤捉住归雪间收回来的那只手,将指尖一点潮湿的水渍擦干:“可能。”
顿了顿,又说:“亲自游历过才知道真假,不是么”
归雪间眨了眨眼,睫毛缓慢地上下浮动,像这柔软的水波,在于怀鹤的眼眸间流淌。
他想到未来,想到以后,想到很多很多,最后说:“以后一起去更多地方吧。”
在堰城停留了一个夜晚和半个白天,两人又继续出发。
这次是停在郇洲边界的一个都护府中。
这是俗世的地界,来往的都是没有修为的凡人,两人也要掩人耳目,不能暴露身份。
车底绘有阵法,可以制造简单的幻术,使马车隐形,瞒不过修仙之人的眼睛,但可以在俗世中隐藏踪迹,不至于引起慌乱。
听说晚上会有花灯节,临近晌午先吃了个饭,又在城中逛了一圈,然后仗着修仙之人的身份,偷偷去了俗世的书院,看别人是怎么读书的,出来后找了家酒楼喝茶,等天黑了看花灯。
忽然,归雪间放下筷子,拽住于怀鹤的袖子。
于怀鹤偏过头。
如果是以前,归雪间可能要想方设法提醒于怀鹤,还要担心会露出马脚,但是现在,他不必再隐瞒了。
于怀鹤知道他的体质,两人之间还缔结了命契。
归雪间压低嗓音:“有魔气。”
他对魔气的感知十分敏锐。一路走来,在修仙界的城池中也察觉过几次魔气,但都很微弱,混杂在诸多灵力间,很难分辨来源,也不可能留下来寻找。
这次则不同。这是俗世的城镇,除了他们两人之外,没有撞见别的修仙之人,若是魔族想要在此制造祸乱,普通人毫无反抗之力,后果不堪设想。
而酒楼中的魔气虽然无比微弱,却很清晰,才留下不久,不会立刻消散。
于怀鹤没有说话,站起身,将归雪间喜欢的那盘收了起来,朝他伸出手。
归雪间沿着楼梯往下走,魔气稍重,一番不动声色的寻找过后,察觉到魔气来自后院。
于怀鹤说要醒酒,两人靠在临近后院的窗户边,看到酒楼后院的情景。
一个身量不高,穿着破旧的农夫将牛车上的菜蔬全都放在酒楼厨房,拿到银两后,又架着牛车离开。
归雪间又拽了下于怀鹤的袖子。
他觉得这人不是魔族,身上的魔气大约是从别处沾染而来,但也不能直接上前询问,万一打草惊蛇,线索就此中断。
于怀鹤也是这么想的,两人静悄悄地尾随农夫离开。
牛车行了大半个时辰,驶入一片林子里,两人落后一小段路,等站在林间入口时,农夫的身影已经完全消失,好像被这片林子吞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