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约摸有两刻钟,又找人打听了一番,终于找到夫妻俩口中的梨花胡同。
这条胡同比起旁的胡同明显宽的多,路口有一颗粗壮的梨树,树下围着几个姑娘小子在玩鸡毛毽子。
顾棠将手里的油饼掰成好几份,笑着上前分给他们,问他们这里有没有院子可以租。
分到油饼的孩子们非常高兴,让顾棠在树下等着,他们回胡同那边帮着挨家问问。
这些孩子都住在梨花胡同,对住在胡同里的人家非常熟稔,几句家家他们都认识。
顾棠坐在裸露在外的树根上,等了没多久,一群孩子便疯跑过来,说是帮她问到了。
“胡同里的郭家有院子租,就是院子小了点儿,但屋子不错,三间屋子,独门独户。”
“三间屋子?那倒是不错,我先去看看,若是屋子造的好,院子小点也不是不行。”
顾棠站起身,让孩子们领她过去。
孩子们领着人往胡同里去,一直走到胡同底,才到了郭家门前。
这条胡同是南北走向,两边房子的院门一边是朝东,一边是朝西。
郭家的院子是在西边,院门朝东。
敲开郭家院门,来开门的是郭老太。
老太太年纪不小了,头发花白,皱纹纵横交错,但面相却是非常和善,且很喜欢孩子,给上门的孩子们,一人掏了一把炒瓜子。
拿到炒瓜子的孩子们欢快的跑走了,留顾棠一个人在郭家。
郭老太见顾棠岁数小,对于她要租房的事很是迟疑,“是你要租房?你家里爹娘呢?”
顾棠笑着张嘴胡诌:“我爹娘是做小本买卖的,这会子都在铺里忙活呢。您别看我岁数小,我七八岁上下就帮着我娘管家,到了如今,家里的大小事都是我拿主意。”
“原是这样。我说呢,这租房可不是小事,怎么你一个孩子家独自过来。”
“没法子,家里铺子虽不大,可事却不少,我爹娘又不舍得花钱雇人,只能他们俩忙活。这顾得上铺子,就顾不上家里,只能我出头帮着管家。”
这话说到了郭老太心坎上,她年轻时也是跟着自家男人在铺子里忙活,这一忙活起来,家里自是顾不得。
她指了指郭家隔壁:“这间小院就是要租出去的,原是跟我们住的这座院子是一起的,后来我那儿子说,家里人口少,屋子白放着不住实在是可惜,不如隔开另开一门,找户租客租出去,好歹能补贴家用……”
老太太一边嘴里絮叨着,一边掏出钥匙打开隔壁小院的院门。
听到是大院子隔出来的小院子,姚蜜心中就有数了,这应该是靠南的倒座房。
郭家那边的屋子是坐北朝南,是座四合院,正房三间,东西厢各三间,另外还有三间倒座。
隔开的这间小院,就是将三间倒座用墙隔出去,单独形成一个小院,并另开了一个院门。